定位 English [切换] 药用原辅包质量审计、注册及供应;GMP 质量体系咨询;药物制剂研发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

取消加成并非一蹴而就 医疗机构阻力最大

发布者:国际药物制剂网 发表时间:2009/2/20     点击: 334

  自新医改方案提出“对公立医院增加药事服务费,同时取消7%~15%的药品加成”,卫生部部长陈竺在2009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又再次强调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后,一些省区进行了试点,其中触发医院的巨大阻力,也激起业界的不同声音。
 
    对于这项政策,药品制造企业保持观望的态度。有不少药企认为,由于企业并不直接面对医院,短期内“取消药品加成”的政策将不会对药品生产形势产生太大的影响。对医药商业流通环节而言,短期内可能影响不大,但是未来怎样才能保住医院市场的一席之地,却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而对于公立医院来说,就等同于从医药流通利益链条上退出。
 
    无可否认,取消药品加成后高价药的利润空间或者会受到一定的挤压,这类品种的一部分利润空间会被削减,但企业可能会从产量上对此进行调节。有学者认为,如果政府补贴不到位,制药企业还会重新成为医院“开源”的主要对象。甚至有业内人士对“取消药品加成”政策能否真正杜绝“以药养医”表示怀疑。
 
    2月5日,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在2009年全国医疗服务监督工作会议上表示,相关部门仍不能有效解决取消药品加成的问题,公立医院的改革重点是“医药分业”,实行药品零差率。但何时开始取消药品加成,取消到何种程度,目前仍是相关部门没能解决的问题。
 
    坊间流传的一份《药品价格管理办法(讨论稿)》中也有很明确的提法: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药品实行流通环节差价(率)控制。流通环节差率(价)是指从出厂(口岸)环节到消费环节的差率(价),包含政策允许的医疗机构加价率。药品从出厂(口岸)到零售给消费者,流通环节差价率依据出厂(口岸)价格高低实行差别差率(额)控制(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除外)。此讨论稿同时还详细地列出:价格为0~5元的药品,最高流通差价率(额)为40%;5~20元的,为35%+0.25元等等的药品流通差价控制标准。从中可见,公立医院的药品加成不会一次性取消,据称,以物价部门的提法是,按照药品价格高低实行差别加价。
 
    尽管医改配套方案细则尚未出台,但种种迹象表明,有关部门对于“取消药品加成”的决心已经势不可挡。自最新医改方案里提出的“对公立医院增加药事服务费,同时取消7%~15%的药品加成”后,在今年年初召开的2009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再次将其明确为公立医院改革的五项重点工作之一。
 
    目前,尽管具体配套方案尚未公布,取消药品加成已经开始在全国不少医改试点医院中着手推行。继广东韶关、南京等地已经开始尝试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之后,江西等地亦于春节后出台了取消15%药价加成的试点方案细则。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新医改方案在面世之后不可能短期内马上推行,保守估计,将采取在多个省市内布置更广泛的试点,而真正要在全国普遍推开估计要等到2010年之后,而这3年时间慢慢形成的“蝴蝶效应”,或许亦有可能逐步改变医药制造和商业流通环节的现有格局。
    取消加成尚无良方
 
    2月5日,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在2009年全国医疗服务监督工作会议上表示,相关部门仍不能有效解决取消药品加成的问题。马晓伟在谈到公立医院改革时表示,改革的重点是“医药分家”,实行药品零差率,而何时开始取消药品加成,取消到何种程度,目前仍是相关部门没能解决的问题。
 
    据了解,尽管有关部门明确表示要实行“药品零差率”政策,且在国务院原则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仅半个月后的2009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即再次强调指出,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医院由此减少的收入或形成的亏损,将通过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和增加政府投入来解决。然而,截至目前,取消药品加成却在试点中触发了医院的巨大阻力,也激起业界的不同声音。马晓伟日前表示,对于将作为补充由于取消药品加成带来的亏损而出现的药事服务费,具体究竟一张处方要收取多少费用,仍需要进一步讨论。
 
    与医疗机构激烈的反应不同,作为产业上游的药品制造企业却对此保持着观望的态度。有不少药企均认为,由于企业并不直接面对医院,短期内“取消药品加成”的政策将不会对药品生产形势产生太大的影响。据了解,针对药品价格,目前国家发改委仅规定了最高零售价,但由于我国药品制造企业众多,且生产的品种繁多、不同厂家的成本控制水平不一,药品出厂价格亦没有统一规定。更有一些具有自主定价权的药品不会受到“取消药品加成”政策的限制。
 
    尽管有业界人士认为,目前药品流通的中间环节利益寻租空间仍很大,不排除药厂自己定出厂价,通过经销环节与医院在药品采购中进行灰色交易的可能。然而,有分析人士对“取消药品加成”政策能否真正杜绝“以药养医”表示怀疑。他认为,药品零差率政策并没有从根本上切断药企与医院的联系,只是单纯压缩了医院的利润空间,并且对抑制医生开“大处方”效果有限。该人士表示,“取消药品加成”目前看来对处方药的销售模式影响不大,因由是医生处方的垄断性和隐蔽性,只要医生的处方机制不发生根本改变,定价高的药品销售情况就不会有太多变化。
 
    一位医药行业研究员亦向记者表示,取消加成、降低药价而相关的医院药事补贴机制不能跟上,只会刺激医院处方量加大,短期看,要想撼动医药市场格局的稳定性不太可能。“高价药的利润空间或者会受到一定挤压,因为取消药品加成无疑是削减了这类品种的一部分利润空间,但企业可能会从产量上对此实行调节,如果需求刚性,即使调低医院销售价,只要中标后走量加大,实则对销售总额影响不大。”
 
    医疗机构阻力最大
 
    目前,从医改试点情况来看,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面临医院方面的阻力较大,公立医院改革将成为医改推进的“攻坚战”,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拖累医改方案在全国推行的步伐。
 
    中信建投的分析师周鸣杰认为,主要目的是打击“看病贵”的灰色地带,将老百姓看病的费用降下来;但取消之后,不少医院将面临政策性亏损,甚至连正常开销都将受到影响,这部分还需要政府相应补贴。而日信证券的池东辉亦表示,一旦取消药价加成后,对很多医院来说,都面临亏损的风险,根深蒂固的“以药养医”的现状更加剧了取消“存量”医院药品加价的难度,如果主要靠政府补贴,基本是补不过来的。某医疗机构负责人认为,医院因“取消药品加成”而承受巨大压力,尽管医改势在必行,但期望有关部门可以出台详细的补贴方案,让医疗机构可以“软着陆”。
 
    事实上,去年9月份,发改委在新版的药品价格改革文件中,已经提出了实行“等额加价”政策,以遏制药价虚高。有消息人士称,国家发改委已经于当时着手调查外企生产药品和原研药价格成本。据了解,由于原研药价格是仿制药的两三倍甚至更高,不少“大处方”行为被指以此获得收益更多。而一旦实施等额加价,医院采购的药品只能按固定数额实行加价出售给患者,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处方”的做法,无论高价药还是低价药所获收益相同。但“等额加价”的做法并未如愿实施,同时有部分外资企业在得知国家酝酿这一政策后,联手中国外商制药企业协会向国家发改委递交了《关于医院药品加价率政策研究项目分析报告和行业建议》,直指当时尚在讨论的药品等额加价政策。
   有分析人士就此指出,“等额加价”限制了“大处方”,同时也对于进入医院的药品利润实行了“一刀切”,仅仅调整了顺加差率就引起强烈反应,而取消了药价加成,对于外企原研药的医疗终端销售份额可能冲击会较大,少了15%的加成,一些相同品类的外企高价原研药和国产仿制药竞争力可能不相上下,势必会影响这些品种的销售,同时也给了国产仿制药抢占这部分市场的时机。
 
    上海第一财经研究院医药行业研究员黄丁毅表示,如果单从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来看,制药企业药品的招标采购与进入医院后的销售基本不受影响,但是如果政府补贴不到位,制药企业可能又会重新成为医院“开源”的主要对象。
    随谈
 
    没有前提就是伪命题
 
    ■半医农
 
    从去年11月就提出取消药价15%加成政策试点,直到今年2月,广东省终于选择了深圳、韶关、湛江三市先行一步。有消息称,青海省卫生厅也决定,在环青海湖三州开展药品零加成试点,逐步降低直至取消药品加成率。
 
    而对于取消药品加成的决心,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全国卫生工作会的指示、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在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都已经定调:强调了公立医院改革中取消药品加成的决心,后者更是用“必须取消药品加成”予以强调。
 
    取消医疗机构15%的药品加成,与北京等地2007年实施的社区医疗机构“药品零差价销售”,本质相同。目的是取消“以药养医”,遏制医院过度采购高价药、医生“大处方”,给百姓带来实惠,最终,让公立医疗机构恢复到其本来的面目。
 
    此项政策的实施,对制药业“工业—商业—医院-零售”等整条产业链有怎样的影响呢?笔者认为:
 
    一是医院“贫血找粮”。
 
    惯于“以药养医”模式下的医院,可谓受冲击最大。
 
    药品收入一般占医院总收入的50%左右,二级医院以及中医院甚至达到80%。取消加成一旦落实,医院利润源的主力一下子被切断,势必要“低血糖昏迷”。
 
    而从现在的弥补方式看,主要有两条:一方面,通过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如专家诊费、手术费;另一方面,则依靠增加政府投入来弥补。
 
    依靠药事服务费等费用,此消彼长,“堤内损失堤外补”,老百姓得不到实惠,反倒会加重部分众多患者(大病、慢性病)的负担,与解决看病贵的初衷相悖。
 
    因此,重点是看政府有效的补偿机制,如果没有这个大前提,既让马儿跑,又让马儿不吃草,显然不现实。取消加成就成了一条“伪命题”,所有的讨论将失去意义。
 
    如果没有补偿机制,医院运营不下去,医生生存成问题,在“解决饥饿”的思维下,医德或将受到严重考验,处方寻租、开大检查单等现象可能就成为常态了。
 
    二是零售“随机应变”。
 
    从现有的资料分析看,在取消加成的情况下,最无奈的怕是零售药店了。如果大范围地取消药品加成,伴随着消费者向医院转移,零售药店生存艰难。这或许也是众多零售药店“当家”通过各种渠道发表声音、影响舆论、上达天听的目的所在。
 
    这就要涉及到药房的重新定位问题,还要视政策走向而定。毕竟,改革要用3年时间试点,不确定因素还很多。
 
    三是工业“只需微调”。
 
    对于工业企业营销,可以作出的符合逻辑的预估是,取消药品加成,进一步刺激医药消费,释放长期严重压抑的消费需求,扩大医药市场容量。
 
    同时,这一政策,也把外企高价原研药和国产仿制药拉到同一起跑线,在疗效趋同、利益一致的情况下,外企原研药可能会受到冲击。因此,对医院市场的药品结构将产生影响。但这要看原研药定价调整和政府补偿机制而定。
 
    另外,取消加成可能会带来大众“消费行为”的改变,在零售店购药的患者在相近支出的情况下,往往会到医院就诊,毕竟患者对医院权威性的信任不可动摇,找医生比到药店心里有底,去民营医院也没有到公立医院托底。
 
    《北京日报》报道,北京市社区常用药实行零差率销售以来,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日均门急诊量一下子增加了3.4倍。这点,企业要予以关注,随着患者分流情况,营销资源上在各终端予以倾斜,特别是一些双跨品种。
 
而伴随而来的,如何均衡各种商业和终端的价格体系和利益促动,如何保障企业内部销售团队的有效激励,将成为取消药品加成后,企业必须要解决的营销问题了。

来源 :医药经济报

【编辑:amanda】 国际药物制剂网       本文链接: http://www.phexcom.cn/hydt.aspx

在线
咨询

在线咨询服务时间:8:30-17:00

服务
热线

021-55807300
8:30-17:00

关注
微信

PHEXCOM公众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