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目前国内大宗制药设备虽然不少供过于求,但质量上佳、性价比高的产品却从来不愁销路。究其原因,可能主要在于行业的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要解决这一顽疾,需要从质量管控体系抓起,进一步夯实基础工作,构筑质量水平持续提升的长效机制。
目前,制药行业面临着产能全面过剩、发展质量和发展层次不高的突出问题,这些成为了行业调整结构、转变方式的最大障碍。我国的产品质量性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明显差距。
通过与国外产品与技术的对比,发现差距主要表现在:部分产品档次偏低,标准水平不高;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性能和可靠性不足;创新能力较弱,缺乏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许多产品还主要依靠成本优势参与竞争。
由于对质量重视不够,制假售假屡禁不止,国内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一些出口企业质量违法违规现象难以杜绝,有损行业和国家形象。
事实上,目前国内大宗制药设备虽然不少供过于求,但质量上佳、性价比高的产品却从来不愁销路。究其原因,可能主要在于行业的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要解决这一顽疾,需要从质量管控体系抓起,进一步夯实基础工作,构筑质量水平持续提升的长效机制。
制药行业要升级,就必须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重要抓手,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进军。一方面,努力改造升级质量基础工作,创新改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创建知名品牌,增强竞争实力;另一方面,要加大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推动技术突破和人员素质提升,提高产品附加值,并实现产品差异化发展。
在中国制药行业转型升级的攻坚阶段,我们常常听到“加强品牌建设”这样的举措,无可厚非,过硬的质量是产品获得信任的重要因素。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任何一家制药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胜出,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以质量为本。
信息来源:http://www.zyzhan.com/news/detail/36954.html
【编辑:amanda】 国际药物制剂网 本文链接: http://www.phexcom.cn/hydt.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