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市场化的不断推进,近年来国企与外企的合作愈发频繁,在制药领域而言,制药巨头们的丰富经验无疑能为国内企业的新药研发指明方向,最终为患者带来实际益处。
德国默克公司(Merck)已与总部位于北京的生物科技公司百济神州(BeiGene)签署了一项协议,将共同开发一款实验性抗肿瘤药。这一最新迹象表明,中国刚刚起步的生命科学领域正在迅速发展。
此次涉及百济神州-290的抗肿瘤药合同,是默克与百济神州今年达成的第二项协议。它扩大了双方的合作范围,覆盖这家中国企业两款最先进、本土研发的抗肿瘤药。
这项协议的签署正值跨国制药企业与刚起步的中国药品开发商联系日渐紧密,这一趋势受中国政府在药品研发领域大举投资以及很多经验丰富的药企科学家从美国回到中国影响。
另一方面,总部位于上海的和记黄埔医药有限公司(Hutchison MediPharma)今年夏季与美国礼来(Eli Lilly)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将共同开发一款实验性的抗肿瘤药。
中国在现代医药以及传统医药方面都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并且在低成本原料药(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的全球生产与销售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原料药是用于药品生产的原材料。
但到目前为止,中国为全球市场开发出的创新型药物寥寥可数。青蒿素(Artemisinin)是从青蒿的植株中提取的,最初由军队系统的科研人员研究开发。此药已由诺华(Novartis)商业化,用于治疗疟疾。目前数家其他药品公司也在生产此药。上述在抗肿瘤药领域的合作也是迈向创新的一种方式。
信息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编辑:amanda】 国际药物制剂网 本文链接: http://www.phexcom.cn/hydt.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