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 English [切换] 药用原辅包质量审计、注册及供应;GMP 质量体系咨询;药物制剂研发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

合理用药:药企风险管控重要内容

发布者:国际药物制剂网 发表时间:2013/8/23     点击: 387

合理用药:药企风险管控重要内容

  合理用药并不是一个新话题。随着新药的不断上市,药物的联合应用越来越广泛,合理用药面临的情况越来越复杂。在8月15日召开的合理用药高峰论坛上,中日友好医院药剂科主任张相林表示,合理用药可以成为制药企业风险管控的重要内容。

  

  企业风险管控机会

  

  记者发现一个现象,部分药物在推广宣传中,超适应症范围的宣传非常多。部分治疗类处方药物甚至被宣传成为可长期使用的预防保健药物。

  “主要是经济利益驱使。”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骆燮龙说。

  张相林说,合理用药是根据疾病的种类、患者的状况和药物伦理学理论选择最佳的药物及制剂,制定或调整给药方案,以期有效、安全、经济地防治和治愈疾病。但在现实中,由于对药物认识不足、使用者专业水平的参差、经济利益制约、缺乏推动合理用药的动力等因素,使得合理用药工作的进展并不顺利。

  张相林认为,合理用药可以成为制药企业风险管控的重要内容。判断一个药物是否被合理使用的前提是对于药品要有足够的了解。该药物的治疗机制、在体内的代谢过程、联合使用时与其他哪些药物具有协同效果、哪些具有拮抗作用?只有充分了解药品疗效与面临的风险,医生才能作出正确的权衡。

  上市前的药物临床试验通常在标准环境下进行,在实际临床使用中,由于使用者个体的差异,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差异较大。因此,上市后对药品进行持续的研究很有必要。

  与会的一位企业人士表示,对于企业来说,充分了解自身研发生产的药品并将药品正确使用信息传达给医生和患者,不仅便于推广该药品,构建长期稳定增长的药品市场,同时在面临市场不正当竞争威胁时,也有得力的反击武器。

  一位CRO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其所在的公司接到的药品安全评价项目委托越来越多,在今年该公司接到的委托合同中,约70%是上市后药品安全评价项目。

  与会者表示,近年来国内很多企业也在进行药品安全教育、过期药回收等工作。这些工作可以帮助企业提升美誉度,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种软实力的提升。

  

  关键在长效制度

  

  “由于药品的特殊性,合理用药的最关键关口在医院和医生。”骆燮龙说,如果医生不开处方,企业的超规宣传也达不到效果。

  湖南湘雅第二医院院长周胜华在合理用药高峰论坛上介绍了该院推动合理用药的经验。“关键在于建立完善的制度,以制度规范医生的行为。”周胜华说。为了推动该院药事管理工作,今年,湘雅第二医院对药事委员会、药物与治疗委员会进行调整,成立药事管理与药物学委员会,下设若干个工作组。“在委员会的指导和协调下,新药引入、药品采购、院内储存、调配、临床用药等都设立了完善的制度,还有专门针对安全用药的培训制度、药品不良反应上报制度。”

  “我们还在院内的HIS系统中嵌入了合理用药(审方)软件,对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比例进行实时监控。”周胜华说。

  通过上述一系列制度的建立和严格实施,该院的处方合格率从2010年的81.2%上升到目前的98.2%。

  在谈及推进合理用药阻力的时候,周胜华坦言,最大的阻力来自于人。湘雅医院此前严厉处罚了几名处方严重违规的医生,并对其中两名进行停止处方权6个月的处罚。

  “在当前的体制下,合理用药的推进造成药费下降必然涉及到医院的核心利益,但作为公立医院同时还要考虑社会责任,作为院长其实很纠结。” 周胜华说,这是目前国内医院缺乏动力的主要原因,建议监管部门研究建立合理的制度,让医院有推进合理用药的长期动力,或对医院进行相应的补偿。

  据悉,为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卫生部门开展了为期3年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目前此项活动进展到第三年,“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效措施和长效工作机制,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持续提高”成为本年的工作重点。

  “防范药品安全风险,不仅仅是监管部门和医院的责任,而是药品供应、使用、监管等单位共同的责任。”一位业内人士说。

  对于企业来说,将药品正确使用信息传达给医生和患者,不仅便于推广该药品,在面临不正当竞争威胁时,也有得力的反击武器

来源:医药经济报

【编辑:amanda】 国际药物制剂网       本文链接: http://www.phexcom.cn/hydt.aspx

在线
咨询

在线咨询服务时间:8:30-17:00

QQ在线咨询:

服务
热线

021-55807300
5*9小时服务热线

关注
微信

PHEXCOM公众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