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 English [切换] 药用原辅包质量审计、注册及供应;GMP 质量体系咨询;药物制剂研发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

抓住机遇中国中小生物药企掘金新加坡

发布者:国际药物制剂网 发表时间:2009/1/22     点击: 418

    如果说起生物产业,大家可能自然而然地想起美国。确实,无论是在生物医药领域,还是在生物技术领域,美国凭借其在体制、技术、市场、起步早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成为当今生物产业的绝对老大。因而,中国的中小生物技术企业往往都把国际市场拓展的第一站选在美国,却忽略了一些新兴国家生物产业的市场潜力。首先我们来简要分析一下中国的中小生物公司在美国和新加坡这两个不同市场的际遇。

    关键还是竞争实力不足   

    作为中国的中小生物技术或是生物医药企业,坦率地讲,还不是非常具备在美国竞争的实力。记得有一次在美国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的经销商年会上,在座的有一些是来自中国大陆的经销商,还有一些是在美国注册了公司、但实际上生产场地在中国大陆的海外华人(主要也来自中国大陆)。期间笔者和他们进行了交流,大家普遍感觉到,中国大陆的中小生物企业在美国市场发展比较困难,主要原因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美国的生物技术产品市场已经比较成熟,品牌效应对生物试验操作者在选择产品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大陆的绝大多数企业显然在品牌这一方面处于劣势。在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的市场竞争中,中国企业通常只能依靠低价格进行竞争。而近年来,来自印度的生物制品以更低的价格迅速抢占了相对低端的生物制品市场(如低端抗体市场)。 

    第二,中国大陆的中小生物企业在美国缺乏销售渠道拓展和市场拓展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中国大陆的中小生物企业长期在国内市场竞争,市场开发人员比较适应国内的社会环境,相反,对于美国的市场环境往往缺乏基本的了解。坦率地说,大多数中国大陆的生物企业的市场人员与美方进行有关市场和技术交流的能力十分有限。由于在美国品牌效应至关重要,进入门槛相对较高,中国的中小企业需要花费巨大的物力财力才有可能进入美国市场。

    第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中国中小生物企业的市场策划能力不适应美国的客观实际。美国市场是高度正规化的市场。据笔者了解,中国式的“短、平、快”的营销手段比较难以施展,而且多数中国大陆的生物制品公司在市场营销领域的知识和操作水平应该说不足以形成科学性强、可操作性强的适应美国市场运作服务的计划。

    选择新加坡的理由   

    因此,相比较进军美国而言,笔者更推荐新加坡。中国中小生物企业选择新加坡的一个重要理由在于新加坡的华人社会基础。新加坡70%的公民为华人,近年来,新加坡政府大量鼓励移民,其中大部分是华人,尤其是来自中国大陆的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可以说,新加坡的华人文化基础还是相当厚实的。从笔者的经历和观察来看,相比于美国的主流生物产业人士来讲,新加坡华人生物产业从业者对中国大陆的产品在质量印象上要好很多。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迅速增加,新加坡人对中国产品的认同度也在逐步提升。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新加坡现在已经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奇瑞汽车和吉利汽车。在笔者本人组织参与的几个中国生物技术相关企业在新加坡作推广的市场活动中了解到,新加坡生物医药技术企业的从业人员(从部门领导直至普通的技术人员)很少先入为主地将中国品牌排斥在选择范围之外。而相反,美国的生物技术从业者,仅我个人的看法,很少不抱有先入为主的排斥态度。从这点看,中国的生物技术企业在开拓新加坡市场的过程中拥有天然的也可以说是潜移默化的优势。  

    新加坡政府实际上也在大力引导国民加强和中国方面的合作。政府倡导讲华语,学中国文化,有实力的企业纷纷到中国进行投资等等。正如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先生说的那样,在21世纪,如果一个职业人不掌握华语,那他(她)可能就要吃亏。

    我国药企的机会  

    近几年,新加坡的生物医药产业可以高度概括为:大量投入,高速增长,还不成熟。这几个特点在客观上提供了相当不错的市场进入机会。鉴于新加坡在生物产业方面的惊人进展,笔者对此作一简要介绍,希望能给读者提供一个认识的基点。

    首先,新加坡政府将生物产业作为未来的第一支柱产业,政府的政策导向非常明确。新加坡的大型企业基本上是由国家控制,是通过国家控股的淡马锡控股投资集团(TemasakHoldings)来掌控国内的大型企业,也通过淡马锡控股来进行标志性的投资,从而掌控新加坡的产业发展方向。新加坡政府在预测世界经济发展方向上有着惊人的准确性,在为朝阳产业在新加坡的发展做准备方面有着很高的效率。

    回顾过去50年,新加坡政府先后集中国力发展石油化工、电子芯片产业,并一直执着地发展交通运输业、金融业、现代物流业,配合新加坡规范的现代企业管理实践,新加坡先后在石油化工、电子产业、材料产业等方面取得巨大的成功。同时,新加坡政府锁定生物产业作为下一个经济奇迹的发生点,并大规模投资生物产业。淡马锡控股和新加坡经济发展局投资部门(新加坡政府的另一个投资机构)一方面给海外的生物公司提供资金,吸引他们到新加坡办厂;另一方面,投资设立新加坡的生物科技公司。单单新加坡政府控制的生物风险投资就有12亿新币之多(约相当于60亿元人民币)。考虑到新加坡人口只有300万,可见政府对生物科技扶持的力度。政府的资金和政策的扶持拉动了海外生物巨头的投资,诸如诺华、龙沙(Lonza)等药企都已在新加坡建立了战略性基地。

    其次,新加坡的生物医药产业保持了极为惊人的增长速度:2000年生物产业的产值为6.3亿新币;新加坡政府在2004年发表的生物业产值预测,到2010年生物业产值为20亿新币。事实上,2007年新加坡生物业的产值就达到24亿新币。也就是说,从2000年到2007年的平均年增长(CAGR)达到了20%。从生物产业企业数量来看,已从开始的1000家发展到了如今的超过2000家。生物公司每年用于运营的支出超过2.5亿新币,如果加上新加坡超过800个政府资助的科研实验室,总的生物科技相关的支出实在不是个小数目。

    再次,新加坡的生物产品市场还不成熟。笔者认为,尽管新加坡的生物产业在近几年取得了高速发展,但是生物技术的工具产品(例如抗体)市场还没有形成很稳定的局面。虽然美国Invitrogen公司、美国西格玛奥德里奇公司(Sigma-Aldrich)、德国Qiagen公司等巨头在新加坡市场的占有率很高,但是新的品牌还在不断进入。特别是来自如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的企业,最近几年在新加坡进展很可观。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开始寻求和新加坡本地代理商的合作,笔者就曾经参与过几家中国公司“登陆”新加坡的筹划工作。

    总的来看,跨国公司由于战线过长,在新加坡投入的经历相对有限。笔者观察过几个巨头在新加坡的运作,感觉水平还是比较低。如果中国的中小生物企业能够集中力量,科学地分析新加坡生物产业市场,在目标市场选择、市场竞争策略等方面进行认真的科学分析,应该说,中国的中小生物企业在新加坡的市场机会相对于其他生物产业快速发展的地区大得多。

    链接:中医药在新加坡  

    新加坡在1965年独立前近150年的时间里一直是英国殖民地,居民主要是外来移民,因此,社会运行架构主要采取西方模式。医药界也不例外,均以西医药为主。

    由于中医一直是当地华人以自愿的方式自行购买,自行服用,故长期以来,新加坡政府对中医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没有予以正式的承认,更谈不上重视,中医在医学界的地位也无从谈起,同当地西医药没有可比性。中医师也是在民间自行行医或在新加坡3家主要慈善中医院供职。

    近年来,随着世界中成药市场迅猛增长,许多新加坡人开始逐渐认识中医中药,中医师公会也经常组织或参加东南亚区域的中医学术会议。据有关粗略统计,新加坡每年中医求诊人数达到100万人次,每天有12%的门诊病人选择看中医。为加强管理和运作,新加坡政府1997年在卫生部内设立了中医药管理局,专司中医药有关事务。

    中医药管理局设立后已采取了一项重要措施,即对中成药进口采取注册登记制度,未经注册登记的中成药一律不得进口及在新加坡市场销售,违者予以罚款或判处罚。该登记制度主要内容包括:一是经营中成药(进口商、批发商、制造商、分装商)须获得新加坡卫生部颁发的营业执照;二是用于在新加坡市场销售的中成药,其内外标签和说明书上必须标明的项目包括:药品商标、名称、有效期、成分和份量、批号、生产商名称及地址、进口商和批发商名称及地址、制造商名称及地址、分装商名称及地址、药品禁忌症、副作用、服食法;三是药上说明不得出现对癌症、糖尿病等19种难以根治的病种有效的字样。四是须向新加坡卫生部呈报中成药的微生物和重金属(砷、铜、铅、汞)含量未超过标准和不含有西药成分的书面报告。

来源:医药经济报

【编辑:amanda】 国际药物制剂网       本文链接: http://www.phexcom.cn/hydt.aspx

在线
咨询

在线咨询服务时间:8:30-17:00

服务
热线

021-55807300
8:30-17:00

关注
微信

PHEXCOM公众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