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国内,不管是什么样的胶囊,每五粒中就有三粒产自于新昌儒岙这个小镇,这个小镇也被誉为“全国胶囊之乡”。五十多年来,从无照无序到有照规范,再到如今的品牌化发展,新昌胶囊“壮士断腕”而举起了一个地方产业之“重”。目前,全县有规模以上的胶囊企业40家,其中在儒岙镇的有30家。今年1-6月,胶囊企业实现产值33490万元,同比增长15.22%,实现销售额27678万元,同比增长15.53%,出口1407万元,同比增长48.77%。
第一阶段:星星之火燎山城
上世纪五十年代,新昌儒岙镇因为一个叫潘光明的打工仔而与胶囊结下了世纪之缘。潘光明曾在上海一家美国制药厂打工,期间,学到了空心胶囊制造技术。当时,该项技术在日本兴起才不过两三年。1953年潘光明回到家乡后,用铜筷当模具,用铝罐来烊胶,用扇子当鼓风机,极其原始地拉开了胶囊生产的序幕,生产出了中国第一粒空心胶囊。从此,儒岙镇这颗胶囊产业火苗,以其先发优势而找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间,并伴随着整个医药产业的进步而渐渐发出自己明亮的光芒,很快,一个叫“新兴工业社”的社队企业便应运而生了。
新兴工业社的成立开启了胶囊产业的大门,也开启了天姥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希望之门。在随后的二十年里,胶囊生产技术仍以简单为特征,只是从原来的单粒生产发展到多粒一起生产而已。在改革开放之后,又有大量解放思想农民跨入到胶囊生产的行列中来,于是,各类胶囊企业似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新昌儒岙胶囊产业在浙江省内外开始崭露头角。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末,新昌全县胶囊生产企业达到300多家,胶囊产量最高时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0%以上。但这时的新昌胶囊企业大部分都是“低、小、散”的无证无照企业,全县327家胶囊企业中只有28家有生产许可证,接近半数属于一家一户的家庭式作坊,技术装备落后,生产工艺简单,科技含量低,管理方式陈旧,胶囊产品的各项指标均不如安徽、山西等外地企业;再加上不少企业为降低成本而使用劣质明胶,又频频发生本地企业互相诋毁、竞相压价、互相拆台的短视行为,这些都使得新昌胶囊只能在低端市场竞争,而且因产品口碑不佳而处于竞争下风。
第二阶段:伤筋动骨治无照
2001年12月1日,新《药品管理法》的正式实施引发了儒岙胶囊产业“大革命”,新法其中明确规定:“生产药品所需的原料、辅料必须符合药用要求”。随着药品生产企业强制性实施GMP认证,药用空心胶囊也必须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并按有关规范组织生产。2002年初,由政府牵头,药监、工商等部门组成胶囊行业整治领导小组,开始了“伤筋动骨”式的整顿。在整治中,工商部门坚持“在整治中规范,在规范中提升”,取缔关闭了一大批无证无照胶囊企业,同时开辟“胶囊园区工商直通车”,为企业兼并等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优质、高效的登记服务。经过两年的“阵痛”,胶囊企业从原有327家整合到规模以上胶囊企业30家,许多从业者在被整合后进入企业做了技术工人与管理人员。由于整合后的企业走向了产业化和集约化生产,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单个技术工人尤其是管理人员的工资收入甚至要高于个体家庭作坊的经营者。在整合后,尽管企业从数量上看是大大减少了,但由于存在下来的企业都提前实现了GMP标准,工业厂房、空气质量与生产用水都实行了标准化控制,新昌胶囊实现了从中低档向中高档的跨越,在国内大型制药企业中的占有率也明显提高。2006年5月,全国政协委员、新华通讯社原副社长何东君率新华社办公厅、《今日中国》及新华社浙江分社相关人员赴儒岙镇采访。何东君一行对该镇胶囊行业从原始、简陋的生产环境,发展到具有现代化的生产条件,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生产能力和规模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表示赞赏。
第三阶段:登高望远树品牌
在随后的几年里, 儒岙的胶囊企业开始向“科技型”发展,纷纷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开发新产品,彩色防伪胶囊、植物胶囊、清真胶囊、保健胶囊等一批新产品相继脱颖而出,产品的档次和市场竞争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品牌发展更是让儒岙胶囊如虎添翼。如今,儒岙胶囊有注册商标36件,几乎每家企业都拥有自己不少于1件的注册商标,市级著名商标3件,省级著名商标1件,驰名商标1件,今年又有6家申请商标注册,1家申报省著名商标。2008年,金融危机袭来,儒岙胶囊企业却趁机吸纳人才。天龙胶囊公司负责人王贤芹介绍说,企业不但不裁员,还将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为企业品牌化发展道路储备人才资源。
展望儒岙产业未来,“企业数量还会进一步减少,但总量和质量却会进一步提高。” 少壮派代表朱军伟预言道。
来源:新昌县工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