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诺和诺德发布声明,患者现在可通过其自费药房平台NovoCare,以每月499美元的价格购买司美格鲁肽(Ozempic),约为美国市场标价的一半。
事实上,在此之前,诺和诺德已对其司美格鲁肽(Wegovy)进行了降价。此外,诺和诺德还与药品折扣平台GoodRx合作。借助GoodRx平台的渠道和技术,消费者在全美国范围内,能买到降价后的司美格鲁肽(Ozempic和Wegovy),价格同样是每月499美元。
业内分析指出,诺和诺德此举,一方面是为了应对礼来2024年通过其自有LillyDirect服务平台向自付费患者提供减重药物Zepbound(折扣50%)的举措;另一方面,由于供货短缺问题,大量患者开始使用更便宜的复合药房调配版本,这给诺和诺德带来了更多的竞争压力。
但不论出于什么目的,消息公布后,诺和诺德盘中一度涨超7.8%,收盘上涨3.71%。合作方Goodrx暴涨超过37%。
且在前一日,司美格鲁肽获得FDA批准,可用于治疗伴有中度至晚期肝纤维化(符合F2至F3期纤维化)的非肝硬化性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后,诺和诺德股价已开始上涨。
多重利好消息叠加下,诺和诺德以及司美格鲁肽的风再次掀起行业震动。全球各大药企纷纷架起擂台,正在围绕GLP-1在多领域展开激烈的角逐,如价格竞争、创新与仿制赛跑、新适应症开拓等等。这无疑影响着许多细分赛道的走势,以及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资与研发方向。
01
诺和诺德联手GoodRx
复合药房冲击导致大降价?
Ozempic和Wegovy均含有活性成分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分别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此前,Ozempic在美国的自费价格接近每月1350美元,Wegovy为998 美元。
诺和诺德与GoodRx这项协议解决了市场上的一个重大缺口,旨在为那些没有医保覆盖或医保不涵盖这两种药物的患者提供更实惠的治疗方案。GoodRx的研究表明,1900万人在用于体重管理的GLP-1药物处方方面没有保险覆盖。
GoodRx还报告称,过去一年有近1700万人访问其平台寻求GLP-1药物的优惠和信息,同比增长22%。符合条件的自费患者可以通过GoodRx平台上,在美国超过7万家零售药店以每月499美元的价格购买Ozempic和Wegovy。
此次合作正值GLP-1药物需求激增之际。其总裁兼首席执行官Wendy Barnes表示:"GLP-1药物的需求正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但太多患者仍然面临获取这些药物的障碍。"
与此同时,降价还有一个重要背景,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正面临价格更低的“复合药”的广泛使用。这些由复合药房(Compounding Pharmacy)调配的“复合药”在正品供应紧张期间变得颇受欢迎,给二者带来了竞争压力。
复合药房是指由持证药剂师依据患者个体需求,对已获批药物进行重组、混合或包装的操作。1997年美国通过的《食品药品现代化法案》首次明确了相关性质和定义。据悉,司美格鲁肽复合药使用的原料“盐型司美格鲁肽”为实验室用途的化学中间体,是非经药监部门审批的调配药物,由药房操作,无法精准给量。
有业内专家解释道,复合药房的本质是填补工业化制药的空白,而非替代。但随着司美格鲁肽大火,却面临产能不足的问题,司美格鲁肽复合药,开始受到大众追捧。尽管FDA在2025年2月宣布司美格鲁肽短缺结束,要求复合药房5月停售,但地下交易仍在持续。
不仅是对市场的冲击,随着这种复方药使用人群增多,也暴露出其安全隐患。2024年,美国毒物中心接报近3000起司美格鲁肽不良反应事件,多数与复合药物相关。业内普遍认为,当前减肥药市场站上千亿美元风口,如何在个性化医疗与药品安全间取得平衡,已成为当地面临的重要考题。
02
上市即打价格战
GLP-1如何突围?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接连两款国产司美格鲁肽类似药申报上市。
8月16日,四环医药对外宣布,其控股子公司惠升生物开发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已经向国家药监局递交上市申请,用于改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同时,其减重适应症已完成Ⅲ期临床入组,处于随访阶段。
在此之前,8月5日,石药集团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上市申请也获得上市申请受理。
至此,国内已有7款司美格鲁肽产品已申报上市,分别来自九源基因、丽珠集团、齐鲁制药、联邦制药、中美华东、石药集团、惠升生物。除此之外,还有10款以上的司美格鲁肽类似药处于Ⅱ/Ⅲ期临床试验阶段。
可以预见,包括原研产品,未来的中国医药市场,将不少于20款以上的司美格鲁肽药物一起同场厮杀。
如此激烈的竞争情况,此前只发生在PD-1药物,但与之不同的是,司美格鲁肽仅有降糖和减重两个主要适应症。在此情况下,密集上市的司美格鲁肽们,除非具备显著差异化优势,或者有极强的营销能力,否则这些药物必然陷入难以想象的价格战。
在卷价格之外,想要突出重围,卷剂型、卷多靶点、卷适应症,也成为了各大企业下一阶段竞跑领先的关键。
就国内而言,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作为全球首款GCG/GLP-1双靶点减重药,GLORY-1试验48周减重21%、肝脂降80%,已针对中国肥胖人群分层定价(630-1460元/支);恒瑞医药的GLP-1/GIP双靶点HRS9531,其Ⅲ期48周减重17.7%;甘李药业推出全球首个GLP-1双周制剂博凡格鲁肽,注射频率降低70%,35周减重18.6%……众多药企正蓄势待发。
不仅是国内,国际对GLP-1药物的追逐也势头正劲。比如瑞士仿制药头部Sandoz也在近日表示,拟在加拿大推出仿制版减肥药,价格有望比原研药降价六到七成。
业内人士指出,固然药企的厮杀是激烈的,但是对于患者而言,无疑是一个好消息。患者有望在1~2年内将用上价格更便宜、效果更优的产品,药物可及性和可支付性大大提高。
不过值得警惕的是,资本市场往往是行业的风向标。硬币一面是众药企的入局,另一面则是资本退潮。日前,礼来公布2025年H1财报后遭遇股价大跌14%,究其深层原因是投资者对GLP-1市场持续增长的信心动摇。
显然,在这股势不可挡的GLP-1浪潮下,所有参与者都在加速赶跑,但一场马拉松竞赛,比起速度更重要的是耐力,谁能在这场赛跑中夺得未来高地,《医药经济报》将持续关注。
【编辑:amanda】 国际药物制剂网 本文链接: http://www.phexcom.cn/hydt.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