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礼来公布了Ⅲ期临床研究ACHIEVE-1的积极顶线结果,该研究评估了orforglipron对比安慰剂,在饮食控制和运动基础上血糖控制仍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Orforglipron是首个成功完成Ⅲ期试验、对饮食或饮水不加以限制的口服小分子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
随着诺和诺德的减重版司美格鲁肽(Wegovy)与礼来的减重版替尔泊肽(Zepbound)先后在中国获批上市,中国减肥药市场正式进入“双雄”时代。这两款药品2024年减重适应症销售额合计133.8亿美元,其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不仅改写了中国肥胖治疗的用药格局,更点燃了本土药企的创新热情。2025年,这场百亿级市场的竞争态势悄然生变。
01跨国巨头渗透
诺和诺德:专利壁垒与产能布局并行
作为GLP-1赛道的开创者,诺和诺德凭借先发优势,2024年减重版司美格鲁肽(Wegovy)全球销售额84.5亿美元。中国市场方面,公司于2024年11月正式推出Wegovy,并投资40亿元扩建天津工厂,满足市场需求。尽管医保不覆盖,诺和诺德仍通过电商渠道与自费市场渗透,试图复制美国市场的成功路径。此外,其口服GLP-1药物司美格鲁肽片已在中国上市,Ⅲ期临床数据显示,坚持用药者体重降幅达16.6%,为后续适应症拓展埋下伏笔。
礼来:销售额低于预期,加速布局三靶点药物
礼来以替尔泊肽(GIP/GLP-1双靶点)差异化竞争,2024年减重版替尔泊肽(Zepbound)全球销售额达49.3亿美元。2025年1月,Zepbound在中国获批上市,同步覆盖糖尿病与减重适应症。为保障供应,礼来投资15亿元升级苏州工厂,计划2025年上半年产能提升60%。然而,公司面临渠道库存波动与销售增速放缓的挑战,2024年第四季度销售额低于预期,股价一度受挫。尽管如此,礼来仍加速布局下一代三靶点药物Retatrutide,试图巩固技术领先地位。
02本土创新破局
恒瑞医药:减重效果赶超国际双雄
恒瑞医药减肥药研发进展迅速,目前其GLP-1/GIP双靶点药物HRS9531已进入Ⅲ期临床,口服小分子GLP-1激动剂HRS-7535获Ⅱ期临床试验许可。在Ⅱ期临床中,HRS9531治疗36周后,肥胖患者平均减重22.8%,显著优于Wegovy(13.7%)和Zepbound(20.2%)的长期数据,这可能与恒瑞医药靶点多元化战略有关。恒瑞聚焦于GLP-1/GIP双靶点及三靶点药物,在靶点数量上有一定优势,而靶点越多,覆盖的代谢调节路径越复杂,有希望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形成差异化优势。
Wegovy和Zepbound已在中国上市,而恒瑞HRS9531预计2026年后才能获批,短期内难以撼动国际巨头的市场地位。但未来,恒瑞可以通过加速Ⅲ期临床和产能建设,优化成本,在价格敏感的中国市场与国际巨头形成错位竞争。
银诺医药:自研超长效GLP-1药物
银诺医药自主研发的超长效GLP-1药物依苏帕格鲁肽α目前只获批用于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其减重适应症的Ⅱb/Ⅲ期临床试验还在开展中,但已经展示了一些独特之处,例如其半衰期在GLP-1中最长。
依苏帕格鲁肽α号称“国内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源、超长效GLP-1药物”,具有每周一次给药的优势。临床数据显示,依苏帕格鲁肽α展现出与主流GLP-1药物相当甚至更优的疗效。其平均半衰期达204小时,是全球已上市GLP-1药物中半衰期最长的产品,给药频次为每周一次,未来有望延长至每两周一次;临床试验显示,非糖尿病人群(平均体重65.2kg)使用3mg依苏帕格鲁肽α治疗4周后,平均减重可达4公斤,体重降幅达到6.2%,并有助于减轻胰岛素抵抗,优化血糖控制。
银诺医药资金主要依靠外部融资和理财收益,2月依苏帕格鲁肽α刚获批用于2型糖尿病,目前正在商业化布局初期,仍没有营收,未来一旦减肥适应症获批,可能凭借给药频次低等形成独特竞争优势,让营收快速增长。
华东医药:先发和价格优势明显
华东医药的利拉鲁肽注射液2023年7月获批中国首个GLP-1减重适应症,目前已覆盖全国超1000家医院及2万家药店,下了把国内GLP-1减肥药市场的“先手棋”。目前,华东医药布局了8款GLP-1及相关靶点药物,涵盖注射剂、口服小分子、双靶点及三靶点创新药,形成“仿创结合+多适应症拓展”的矩阵。公司同步推进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与口服GLP-1药物HDM1002的研发,计划2025年启动减重适应症Ⅲ期临床试验,意图在仿制药与创新药双线突破。
利拉鲁肽注射液价格仅为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的1/3,相对于进口减重药来说有显著价格优势。另外,华东医药依托国内销售网络,已实现减肥药在医院与药店的高密度覆盖,尤其在院外市场(如线上平台)布局领先,远超诺和诺德、礼来减肥药的渠道渗透速度。2025年,华东医药仍可通过商业化灵活度,继续在部分场景保持领先地位。
03行业趋势预判
市场扩容与分层加速
随着替尔泊肽、司美格鲁肽继续商业化,以及本土减肥药研发、商业化不断取得进展,2025年中国减肥药市场规模有望继续扩大。不过,支付模式或将导致市场分层,高收入群体可能更倾向于进口减肥药,而性价比敏感型消费者则转向国产减肥药,例如利拉鲁肽注射液。
技术创新驱动竞争升级
多靶点、口服剂型与长效化将成为研发主流。诺和诺德、礼来、恒瑞的口服药竞赛、三靶点布局竞赛、银诺医药自主研发超长效GLP-1药物引来资本关注等,预示着技术壁垒将成为核心竞争力。
由仿及创重塑市场格局
恒瑞医药、银诺医药等临床研究进度展示了我国本土药企的减肥药研发已经在一些方面超越诺和诺德、礼来,正从“跟随仿制”转向“全球创新”。司美格鲁肽专利将在2026年到期,本土药企研发及商业化不断推进,市场格局或将改变。
赛道拥挤,点燃红海战火
目前国内涉及减肥药研发或商业化的药企已达数十家,每家企业都面临国际巨头和国内同行的双重竞争,这一赛道正从蓝海走向红海。因此,企业需在研发效率、成本控制与商业化能力间找到平衡,才有望在激烈竞争中可持续发展。
(作者为和君咨询医药医疗事业部)
来源/《医药经济报》,原标题《头部企业重兵投放减肥药赛道》
【编辑:amanda】 国际药物制剂网 本文链接: http://www.phexcom.cn/hydt.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