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席第一波 CAR-T 盛宴的阿斯利康,正在通过买买买加速进军细胞疗法。
近期,阿斯利康宣布,将以10 亿美元收购 EsoBiotec 公司,进一步加码细胞疗法领域。这并非阿斯利康在细胞疗法领域的第一次出手。2024 年初,阿斯利康曾以 12 亿美元收购了亘喜生物。而在 2023 年初,它还以 3.2 亿美元收购了 Neogene 公司。
平均每年一次的频繁并购彰显了阿斯利康强化细胞疗法管线的意图。超 25 亿美元收购的这三家细胞疗法公司,它们的研究领域有哪些差异化?又都为阿斯利康贡献了哪些潜力管线呢?
买买买,全方位布局细胞疗法
从外部收购或引进产品是跨国药企们扩充管线的重要方式之一,阿斯利康在这方面也颇有成功经验。2024 年,阿斯利康总共有 14 款销售额超过 10 亿美元的重磅炸弹药物,其中超过一半来自外部收购或引进。在细胞疗法领域,阿斯利康也在采用同样的策略挖掘潜力产品。
2023 年 1 月,阿斯利康以 3.2 亿美元收购了 Neogene 公司,目标是 TCR-T 技术和管线。
实体瘤一直是 CAR-T 疗法难以攻克的壁垒。与血液癌症中的癌细胞更容易被细胞疗法靶向不同,实体瘤中的肿瘤微环境 (TME) 提供了物理和免疫屏障,限制了细胞疗法的有效性。
与 CAR-T 相比,T 细胞受体疗法 (TCR-T) 具有可识别胞外或胞内抗原、对肿瘤微环境适应性强等优势,被视为实体瘤细胞疗法的潜力股。
Neogene 的核心优势就是 TCR-T,其可以利用 TCR-T 靶向细胞内蛋白质,开发针对特定肿瘤驱动因子的个体化疗法。对 Neogene 的收购扩充了阿斯利康的实体瘤细胞疗法管线。
2024 年 2 月,阿斯利康又以 12 亿美元收购了亘喜生物,这是首家被跨国药企完整收购的国内创新药企。
亘喜生物的一个差异化优势体现在其专有的 FasTCAR「次日完成生产」技术。
传统的 CAR-T 生产包括「采集 T 细胞→T 细胞的分离、激活→用载体转导实现 CAR 在 T 细胞上的表达→CAR-T 细胞体外扩增→回输患者体内」多个步骤,整个流程非常长,生产过程通常需要 1-6 周。
据亘喜介绍,其 FasTCAR 技术可以将自体 CAR-T 细胞生产时间从行业标准的 1-6 周,显著缩短到次日生产完毕,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该技术还能强化 T 细胞健康状态,提高自体 CAR-T 疗法的有效性。该技术曾被 Fierce Life Sciences 评为 2022 年度生物技术创新奖。
不过亘喜给阿斯利康带来的不止 FasTCAR 技术,该公司还有另外两个技术平台:一是 TruUCAR ,用于生产即用型同种异体 CAR-T 细胞疗法;二是 SMART CART ,用于生产实体瘤细胞疗法。这两个平台将使阿斯利康的现货型细胞疗法管线和实体瘤细胞疗法管线得到进一步扩充。
阿斯利康近期对于比利时公司 EsoBiotec 的收购,则是为了加码体内细胞疗法。
当前获批的 CAR-T 疗法都是体外细胞疗法,成本很高,动辄上百万元的治疗费用一直是自体 CAR-T 商业化路上的拦路虎。体内细胞疗法则是直接在患者体内编辑细胞,将生产流程简化,周期短,有望大幅降低治疗成本。
EsoBiotec 公司专注于开发体内细胞疗法,优时比风投也是其投资方之一。其专有的 ENaBL 平台由第三代慢病毒载体生成,这种慢病毒载体经过修改,可对免疫细胞(例如 T 细胞)提供特异性,同时还能使载体逃避患者免疫系统的快速清除。
截图来源:EsoBiotec 官网
ENaBL 技术平台可以实现单次静脉注射、现货型细胞治疗,从而降低成本、改善患者体验、消除免疫细胞耗竭的需要,并有潜力通过先进的慢病毒载体技术提高疗效和安全性。
不难看出,阿斯利康看中的这几家公司,它们的共性之处是都拥有核心的技术优势,而且研究领域各有侧重,可以形成协同效应,使阿斯利康在细胞疗法领域实现从体外细胞疗法到体内细胞疗法,从血液癌症到实体瘤、自免的全方位布局。
13 款细胞疗法进入临床
实体瘤独占鳌头
根据阿斯利康及其收购的子公司披露的最新管线信息,目前其有 13 款细胞疗法管线在开展临床试验,其中有 10 款都是通过收购或合作开发而来。
这些管线整体都处于 Ⅰ 期阶段,适应症涵盖实体瘤、血液肿瘤、自免疾病。其中,实体瘤管线最多,有 8 款。
阿斯利康收购 Neogene 公司所得的 TCR-T 产品管线中,有三款已进入临床(见下表),分别为 NT-112、NT-125、NT-175,它们都在开展针对实体瘤的 Ⅰ 期临床。
数据来源:阿斯利康官网,Insight 数据库制图
NT-112 是一款靶向 KRAS G12D 的 TCR-T 疗法 。KRAS G12D 突变在胰腺癌、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等多种实体瘤中均有出现,全球还没针对该靶点的药物获批。
阿斯利康正在 KRAS G21D 突变阳性的实体瘤中评估 NT-112 的安全性和初步抗肿瘤活性。在 KRAS G12D TCR-T 赛道,NT-112 处于第一梯队。
NT-175 是一款靶向 P53- R175H 的 TCR-T。P53 突变是癌症中常见的一种突变类型,其中又以 p53-R175H 的突变发生率最高。P53- R175H 突变常见于结直肠癌、肺癌、乳腺癌等实体瘤。
Insight 数据库显示,全球针对 P53- R175H 的活跃管线只有 8 条,药物形式主要是 TCR-T 和 TCR 蛋白药。当前,进入临床的只有 3 个产品(见下图),阿斯利康的 NT-175 是该赛道首个进入临床的产品,妥妥的 FIC。
亘喜给阿斯利康带来的主要是 CAR-T 管线,包括单靶点 CAR-T、双靶点 CAR-T。目前阿斯利康临床阶段的细胞疗法管线中,有 5 款来自亘喜。
其中,进度最快的是基于亘喜 FasTCAR 平台开发的 CD19×BCMA 双靶点 CAR-T 产品 AZD0120(GC012F),正在开展临床的适应症不仅有多发性骨髓瘤,还有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肌无力自免疾病,是阿斯利康首个临床阶段的自免细胞疗法管线。
AZD0120 已在针对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中取得了非常亮眼的数据。2024 年 EHA 上公布的结果显示,AZD0120 一线治疗 MM 患者,总体缓解率 (ORR) 达到 100%,严格完全缓解 (sCR) 率为 95.5%,且所有剂量水平的所有治疗患者 (100%) 均达到微小残留病 (MRD) 阴性。进展顺利的话,AZD0120 有望成为阿斯利康在细胞疗法领域首个报上市的产品。
亘喜基于其 SMART CART 平台开发的首款实体瘤 CAR-T 产品 GC506 也已进入临床,该药靶向 CLDN18.2 ,正在国内开展研究者发起的针对胃癌的Ⅰ期研究。
最新收购的 EsoBiotec 公司,为阿斯利康带来了 4 款体内细胞疗法领域的管线。
截图来源:EsoBiotec 官网
其中,进度最快的是 ESO-T01 ,它是一款靶向 BCMA 的体内 CAR-T 疗法,拟开发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和自免疾病。EsoBiotec 正和普瑞金合作开发该药,普瑞金已在国内启动了一项研究者发起的针对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 Ⅰ 期临床。其它三款候选疗法瞄准的则是实体瘤,均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此外,阿斯利康还有四款实体瘤细胞疗法临床管线,拟开发适应症包括前列腺癌、肝细胞癌、鳞状非小细胞肺癌。
其中,AZD0754 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的 STEAP2 CAR-T。AZD7003 (C-CAR031)由西比曼和阿斯利康在中国共同开发和商业化。
数据来源:阿斯利康官网,Insight 数据库制图
小 结
细胞疗法是当前和未来的一个重要趋势,阿斯利康必然不会错过。阿斯利康虽然进场晚,但已通过自研、并购与合作构建了丰富的细胞疗法管线,从 CAR-T 到 TCR-T,从自体细胞疗法到同种异体细胞疗法、体内细胞疗法,从血液瘤到实体瘤、自免疾病,无一落下。
在靶点选择上,阿斯利康也有差异化策略,除了常见的 CD19、CLDN18.2、BCMA,也有布局 TP53 R175 H、STEAP2、KRAS G12D 等一些竞争格局良好的靶点。
不过,这些产品整体还处于临床早期,最终潜力还是要拿数据说话。阿斯利康能否靠这些产品在细胞疗法赛道夺得一席之地,还有待时间的验证。
【编辑:amanda】 国际药物制剂网 本文链接: http://www.phexcom.cn/hydt.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