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 English [切换] 药用原辅包质量审计、注册及供应;GMP 质量体系咨询;药物制剂研发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

突破治疗“天花板”,维泊妥珠单抗引领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之路

发布者:国际药物制剂网 发表时间:2024/8/9     点击: 23

淋巴瘤是我国十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每年约有10万名新发淋巴瘤患者,其中约70%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在这些患者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病理亚型。过去20余年,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和泼尼松的R-CHOP方案是DLBCL一线治疗的经典方案。不过,这个方案并非万能钥匙,仍有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佳或最终复发。

随着科研的不懈探索和新药的持续研发,希望之光再次被点燃。维泊妥珠单抗(Polatuzumab,简称“Pola”)的问世,标志着DLBCL治疗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作为全球首个靶向CD79b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维泊妥珠单抗以其独特的作用机制,为DLBCL患者提供了全新治疗选择。

这一突破性进展不仅在医学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在社会医疗健康体系的建设中引发了新的思考。《医药经济报》采访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医师黄慧强教授,深入讨论了提高淋巴瘤创新药物可及性对患者和社会的深远意义。


突破治疗“天花板”
创新ADC革新DLBCL治疗格局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R-CHOP方案这种结合了靶向药物与化疗的治疗方法,显著提高了疗效。然而,在高龄、高肿瘤负荷与高危患者群体中,既往二十年间的治疗效果提升不尽理想。

黄慧强教授指出,在R-CHOP方案下,仍有约40%的DLBCL患者治疗效果不佳,DLBCL的高度异质性导致了治疗反应的个体差异,部分患者在初次治疗后仍面临复发或难治性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维泊妥珠单抗凭借结构与靶点的创新,带来精准、高效的治疗优势,重新定义了DLBCL多线治疗标准,为DLBCL带来全新的治疗选择。

维泊妥珠单抗的药物分子由抗体、连接子和细胞毒性药物三部分组成,其抗体对于B淋巴细胞表面广泛表达的CD79b抗原具有高亲和力,可实现精准定位;在血液中高度稳定的“新型可裂解连接子”,在进入淋巴瘤细胞后通过裂解,释放出高杀伤力的细胞毒性药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这种设计赋予了维泊妥珠单抗能够精确定位并高效打击肿瘤细胞的能力,正如黄慧强教授形象地比喻:“它就像是把(强效的细胞毒性药物)核弹头安装在了(抗体)导弹上。

黄慧强教授强调,以维泊妥珠单抗为基础的Pola-R-CHP方案(维泊妥珠单抗联合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泼尼松),在POLARIX研究中首次突破了近20年来DLBCL标准一线治疗方案的“天花板”,且主要研究结果发表于新英格兰杂志。

POLARIX研究证实,Pola-R-CHP组2年无进展生存率取得显著的改善,达到76.7%,疾病进展、复发或死亡的相对风险降低27%。同时,亚洲人群亚组较全球人群得到更佳获益趋势,Pola-R-CHP组 2年疾病进展、复发或死亡的相对风险降低了36%。

对于复发/难治DLBCL患者,GO29365研究显示,维泊妥珠单抗方案将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mOS)提升三倍,死亡风险下降58%。

“无论是在一线治疗还是复发/难治患者的治疗中,维泊妥珠单抗结合现有的标准化疗和免疫化疗,都能显著提高疗效。”黄慧强教授总结指出,维泊妥珠单抗不仅提高了疾病完全缓解的可能性,更极大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经济与疗效并重
优化医疗成本效益



即便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大城市,黄慧强教授在临床中也能深刻感受到患者在支付能力方面的压力,尽管部分患者已经得到商业保险覆盖,但仍需要基本医保的进一步保障,减轻患者疾病经济负担。

作为一种创新的一线治疗方案,维泊妥珠单抗为初治DLBCL患者带来了更高的治愈机会,降低疾病复发的风险。相关研究显示,通过提升患者一线治疗的治愈机会,维泊妥珠单抗在未来十年有望减少中国大陆需要接受二线及更后线治疗的DLBCL患者数量,预估约6万例。黄慧强教授特别提到,患者在实现临床治愈后,生活质量得以提升,可以进一步回归到社会中去,创造更长远的社会价值。

另一方面,与传统的一线治疗方案相比,维泊妥珠单抗的给药周期被限定在不超过6个周期,这一更为紧凑的治疗计划显著减少了对后线医疗资源的需求。节约的成本主要体现在减少的直接医疗开支,如药物费用、医疗服务和住院成本,以及降低的间接成本,包括患者因治疗而产生的交通、差旅和误工等损失。这不仅带来相关医疗直接/间接成本的减少,且缩短治疗周期也有助于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和提高生活质量。这些综合效益,对于医疗系统资源分配的优化和减轻社会资源压力都具有重大意义。

因此,维泊妥珠单抗如果能通过医保谈判进入医保目录,实现价格合理下降,将是一个多方共赢的理想局面。“这不仅能确保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也能大幅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使患者能够得到必需治疗。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政府、医疗界、制药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协作,期盼医疗创新成果惠及更广泛的患者群体”,黄慧强教授表示。

目前,中国整体淋巴瘤的5年生存率仅约为38.4%,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2030年总体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达到46.6%的目标相比,仍有一段距离。未来,期待伴随着维泊妥珠单抗这类创新药物可及性的进一步提升,更多淋巴瘤患者可以走向“治愈”,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美好愿景。

【编辑:amanda】 国际药物制剂网       本文链接: http://www.phexcom.cn/hydt.aspx

在线
咨询

在线咨询服务时间:8:30-17:00

服务
热线

021-55807300
8:30-17:00

关注
微信

PHEXCOM公众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