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SFDA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中成药生产企业886家,既生产化学药又生产中成药的2030家,生产中药饮片的1194家,共4110家。2008年中药工业收入1972亿元,销售收入低于5000万元的企业占67%。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中药产业的产能分散,集中度不高,一直以来存在的多、小、散的特点并未明显改观。
今年国家先是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接着又出台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些紧密出台的政策似乎都在释放着同一个信号——中药产业集中度将提高。
政策源动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发布以来,有人预言其配套基本药物目录里面将会有一半品种是中成药、中药。而入选基本药物目录的药品将来要在基层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大医院也要作为首选,基本药物目录里的药品将得到广泛使用,而且在医保报销比例上明显高于其他药品。
“中药将得到更加广泛的使用,从而使得中药市场将会扩容,这对中药产业来说是很强的推动力。”浙江维康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建明如是说。
吴建明认为,能进入基本药物目录的企业只是少数,由于基本药物目录设置了门槛,其在客观上已经给为数众多的医药企业进行了一次洗牌。一些品牌好、创新能力强、实力技术雄厚的大企业的优势将会得到体现,行业的集中度也会得到提高。
《意见》也明确提到“建设现代中药工业和商业体系。组织实施现代中药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加大支持力度。鼓励中药企业优势资源整合,建设现代中药产业制造基地、物流基地,打造一批知名中药生产、流通企业”。
行业内需增强、市场竞争加剧、政策频频出台是产业重组的前奏。吴建明认为,医改和《意见》的拉动,带来的市场扩容是个极好的契机,鼓励中药企业优势资源整合,中药企业的兼并重组之势也在加强,将为中药行业带来深远的利好。
资源整合趋势
一直以来,地方政府为了维持、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对当地的一些中小型企业给予了政策上的倾斜扶持,因而全国几乎每个市县都有自己的药厂。这些中小型企业利用地方政府关系避免招标,实行低毛利经营,直接进入当地医院、药店等终端。由于企业分散、规范程度低,多、散、乱的局面在所难免。
另一方面,行业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比较严重,资源浪费。一个品种的药品,可能几百家在生产,同质化严重。
吴建明认为,随着新医改的顺利推行,实行GMP标准,提高门槛,加强监管力度,中药产业分散的情况将会有所改变。
“此外,中小企业在寻找出路时,可以选择依附大企业,或自身寻求转型,或寻求其他行业的资源援助,组建联盟。”吴建明如是表示。
在频繁出台的政策下,企业似乎也嗅到了其中的商机与危机。由于目前产品同质化严重,维康药业方面表示,目前公司每年会投入1000多万元到产品的研发和GMP基地的建设中,力求在同类产品中突出自身产品的差异,实现技术层面上的集中,避免陷入厂家相互压价的恶性循环。
集中度路障
SFDA南方所有关专家则表示,目前谈中药产业集中度还为时过早。所谓产业集中度,不仅仅是指销售额的集中,还涉及到产品的技术层面等。中药与化学药不同,中药还涉及产地(地道药材)和配伍等因素。中药配方配伍众多,多达成千上万种,与化学药相比,理论配方复杂,品种众多,难以形成特色品种而做大做强。因而,单纯依靠并购等方式可能提高企业的规模竞争力,但未必就能提高产业的集中度。而且,在兼并重组的过程中,如果达不到资源整合带来的互补目的,反而会成为企业的负累。
SFDA南方所副所长陶剑虹在分析企业竞争力时曾表示,企业的竞争力包括规模竞争力、效益竞争力、成长竞争力、创新竞争力。
资本层面上的做大做强可能会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显现。但由于中药产业整体创新实力不高,缺乏“重磅炸弹”品种,对于产业集中度的提升是一个制约。
对于近几年来企业所热衷的兼并重组的产业调整战略,上述南方所专家认为,通过国家目前的政策引导,大型企业的市场份额会逐步扩大,规模竞争力亦逐渐提高,一些不规范的中小企业也将被逐渐淘汰,但在一定时间内仍有其生存空间。
目前中药行业缺乏标准,产业进入门槛很低,小企业容易进入,不少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并没有严格执行GMP标准,而且中医药市场在药材生产、营销、流通环节都缺乏规范,药材质量参差不齐,源头质量缺乏保障,加大了药品的安全风险。
“鉴于目前中药行业标准缺乏的现状,通过技术的升级,让不该进来的企业不能进来,把一些已经进来的不规范企业淘汰出去,提高行业门槛已迫在眉睫。”上述南方所专家表示。
来源:医药经济报
【编辑:amanda】 国际药物制剂网 本文链接: http://www.phexcom.cn/hydt.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