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用酒精棉球以前每天只卖50箱,现在要卖200箱,相关主管部门的领导还时不时打电话来问,碰到情况能否紧急供应。”浙江康力迪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培荣说,甲型H1N1病毒爆发后,酒精棉球、手套、口罩等医疗用品需求量暴增,使这家医疗用品公司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每天公司都要上报生产数据。
和非典爆发时口罩脱销一样,面对H1N1病毒,人们的第一反应是采取个人防护措施。但由于平时缺乏相应储备,使得相关产品的供应出现了严重短缺。
在康力迪公司,口罩已经来不及生产,生产一批就被排队等货的客商拉走。
不仅口罩成品紧俏,就连生产口罩用的原材料无纺布现在也不好采购。康力迪的口罩生产量不算太大,加上有长期供应商,影响不算太明显。而一些专门以无纺布做材料的口罩生产厂家,受影响的程度还是非常大的,黄培荣了解了一下,许多厂几乎处于无材料可供状态。
原材料的紧俏,让价格也出现了上涨。在一般工业品出厂价格一路走低的情况下,医用酒精的价格反而出现了上升。
相应地,以前主要产品出口的康力迪,现在的口罩和棉球全部用于国内销售。“刚开始完全依靠贴牌出口,今年公司成立了急救包事业部,就是要应对国内市场新的需求,跟着国家政策走。”康力迪医药包事业部经理康五传说。
根据康力迪公司的统计,从去年开始,国内国外的销售量都在上升,其中国外销量的升幅达到40~60%,国内也达到30%左右,原因是汶川大地震的教训,加上国家对减灾应急的重视,所以国内需求一下子被激活了,而日本等地震频发区的采购量也开始加大。“以前根本没这么大的量。”唐五传说。
其实,这种情形已不是第一次出现。早在非典时期,相关产品紧张,康力迪公司就曾经被要求加班加点生产。
甚至在2006年以色列大选期间,为了应付可能出现的人身伤害,联合国在中国采购了价值千万元的医疗用品,其中包括康力迪公司的10万套急救包,从下订单到包机空运,前后不过15天时间。
黄培荣说,公司转入医用应急产品生产时间并不长,进入之后才发现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但也同时面临着随时响应国家应急号召的压力。应急产品的需求量很大、质量很严,时间又催得很紧,这对企业的应急反应能力提出了挑战。
2008年初南方冰雪灾害发生时,同样在乐清的中国红光电气公司上演了类似的情况。当时由于电塔倒塌,线路金具和复合绝缘子这两种必备材料无法配置,江西、福建等地的电力公司纷纷向生产电力设备的红光电气公司求援,要求在两日内紧急提供价值上千万元的这两种产品。
但是根据电力产品企业的生产周期,4~11月份是生产旺季,而冰雪灾害发生时正是淡季,本年度的产品销售已经收尾,几乎没有成品储备。企业已经过年放假,留守的工人非常少,一下子生产这么多产品非常吃力。还好仓库中有些半成品,包括公司老总和后勤人员都上生产一线赶工。
“地方政府都打电话来,要求无论如何要保证产品供应。”红光电气董事长林中华说。即便如此,湖南一单800万元的订单,也只完成了20%,“这么短时间内根本生产不出来”。
来源:医药网
【编辑:amanda】 国际药物制剂网 本文链接: http://www.phexcom.cn/hydt.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