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移动医疗”作为“互联网+”的重要组成,成为行业热词。从2011年、2012年开始,移动医疗开始逐步发展;时至今日,移动医疗跟医药电商融合的趋势日渐明显:阿里健康升级为2.0版本,其中就增加了挂号功能;康美药业在2014年拿到<互联网药品交易资格证>,拟于今年5月准备试点推行的“智慧药房”除了能上传处方购药并配送外,也将接入挂号、付费功能;春雨医生则从“育儿包”开始,准备逐步进入医药电商领域^
好处:搭建从医到药的“桥”
移动医疗应该为用户就医提供便利,优化就医体验。 “挂号是移动医疗最基本的功能,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能让患者看到医院的号源情况,以便做好就医选择,平衡就医资源。”以岭健康城副总经理卲清解释到。同时他也指出,购药平台也必不可少,一来方便患者购药,二来增加移动医疗的盈利渠道,移动医疗与医药电商的融合已经势不可挡。但在医院就医后,用户再通过购药平台上传处方进行购药,是否会因处方外流问题而碰壁?毕竟,像以岭、康美这样能同时坐拥医与药双方资源的企业屈指可数,且中国的消费者还没形成花钱购买服务的习惯,与医院合作又如何保证各方利益的合理分配?
春雨医生是国内轻问诊领域的知名品牌,号称拥有5.5万名医生。春雨医生通过对医生的补贴来获得更多医生入驻,并将其转化为活跃医生。动脉网互联网医疗研究院报告显示,入驻至今,医生们从春雨医生上获得的总收入约达2千多万元。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轻问诊平台的导药转化率低、盈利难,比起让用户花钱获得诊前咨询,不如让用户就诊后再通过平台购药来得实际。对此,春雨医生副总裁毕磊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在没有移动医疗之前,医患双方见面之初可以说互不了解。现在,通过诊前咨询,患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医生,诊后也可以跟医生建立关系。这对传统医疗而言是种增值。”
硬伤:健康管理大数据激活难
不少业内人士猜想,移动医疗和医药电商不分家,最终目的是要形成一个完整的健康管理系统。健康管理是健康领域的一块金矿,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健康管理的曙光以及方向也更加明晰。马云曾夸口,30年后医生会找不到工作,药厂会少很多。不可否认的是,健康管理确实能优化治疗效果,让疾病在发展初期就得到治疗,减少药物的使用和浪费,让患者少往医院跑。患者在移动医疗平台上建立了数据后,移动医疗服务商可以通过为患者订制私人医生或家庭医生,对患者的治疗进行跟踪、优化和提醒,这对由于长期用药而使依从性变差的慢性病患者以及有多种疾病同时在治疗的患者来说尤其重要。而这块市场的活力还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此外,邵清认为,除了对患者进行诊后健康管理,移动医疗还可针对亚健康人群开发健康服务,利用数据分析、制定个性化的生活方案,以及对疾病进行预测,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愿景是有了,但利用大数据进行健康管理还停留在概念层面上,鲜有真正落地的案例。开展健康管理,基础是要完善数据结构、激活沉睡的数据,将电子病历、影像通信、用药记录及各种检查数据的入口统一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信息系统,否则只是纸上谈兵。
【编辑:amanda】 国际药物制剂网 本文链接: http://www.phexcom.cn/hydt.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