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 English [切换] 药用原辅包质量审计、注册及供应;GMP 质量体系咨询;药物制剂研发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

订制高质量国产药辅

发布者:国际药物制剂网 发表时间:2014/7/25     点击: 340

 

  尽管以“辅”为名,但辅料在整个制剂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每一种新辅料的诞生,都会对制剂技术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改变,促进更先进剂型的出现。随着药物研发技术的逐渐进步,制药公司越来越意识到药用辅料在药物功效、安全性、稳定性和储存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个优良新辅料的出现,可开发出一大类剂型、一大批新制剂产品。全球范围内的新药开发,大部分不是发现了新化合物,而是研制出新的剂型与制剂。”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科大学教授涂家生如是表示。

  

  制药企业主导创新

  

  国外药品生产企业在选用某厂家的辅料时,往往会提出具体的内控要求,比如对辅料分子量、粒度等都有明确要求,而这个内控标准通常是保证药品质量稳定性的关键所在。总体来看,国外药企之所以如此重视辅料研究有两个方面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一些辅料品种中可能会出现一种或几种特定的杂质,杂质本身在使用环境下会产生不确定的药理作用,此外,杂质间还会相互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不确定的新杂质,这些新的杂质进一步与药物或杂质再发生新的作用,会给产品的安全性带来隐患。另一方面,原料药做成制剂时所受药用辅料的制约也尤为明显,全球公认打破制剂生产瓶颈、提高附加值的途径为增溶、靶向、控释、吸收等,而这些都借助于药用辅料来实现。

  “我们在做研发的时候发现,同样的辅料,尽管国产的价格要便宜不少,但其性能明显不及进口的。”一位药企研究人员表示出无奈。

  “国内企业应重视提高辅料应用性能,研究药用辅料怎样才更好满足药品生产企业制剂生产的需求。”国际药用辅料网CEO施拥骏建议,国内的一些大型制药公司应有针对性地选择辅料企业进行合作,由制药企业培养一批上游辅料供应商。在他看来,未来辅料订制化服务将是大势所趋。

  具体而言,制剂企业应对制剂配方中的药用辅料进行认真细致研究,并充分了解辅料在制剂中的作用是由哪些理化指标所决定,这些理化指标的变化会导致制剂的性质发生怎样的变化,明确了这些因素后,再从不同药用辅料生产企业的同类产品中筛选出最佳选项。如此一来,制剂生产企业将对药用辅料企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药用辅料生产企业为了满足客户需求,也会要求自己的产品更加精益求精。

  “目前,新辅料开发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寻找新的化合物:如新药开发一样,目前我国要在真正意义上通过研究新药分子实体来开发新药是不太现实的。同样,开发新的化合物药用辅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还面临着是否被市场所接受的风险。二是在现有的辅料中开发新的规格,在已有辅料的基础上,通过结构修饰,改变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量分布,使原有辅料的一些性能改变。三是预混辅料,将多种单一辅料按一定配方比例,以一定的生产工艺预先混合均匀,作为一个辅料整体在制剂中使用,发挥其独特作用。”中药复方新药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一位专家表示。

  

  新辅料成就新剂型

  

  在国际市场上,每一个特色原料药、新药、新剂型的出现,均伴随着药用辅料新产品的涌现。药物制剂正向高效、速效、长效和服用剂量小、毒副作用小的方向发展;药物剂型也向定时、定位、定量给药系统转化,而新型药用辅料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相关资料显示,在美国,一种原料药能对应生产出 30 种制剂,而我国却只能生产出 3 种制剂。

  “新的辅料成就新剂型。在美国诞生了很多新的制剂,比如渗透泵等。这与其国家本身的创新体制有关。不仅是因为美国的文化、创新意识超前,更是因为其科学评价体系、审批制度是真正地鼓励创新。另外值得一提的还有印度,比如,印度某药厂研制的抗生素缓控释制剂就高价卖给德国拜耳公司。”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张强对目前我国药物制剂的创新意识滞后深有感触。在他看来,没有创新体系,长远发展会有问题。国内对待药物新制剂的重视程度还有待加强,应该在药物定价及科研经费投入等方面加大力度。在张强看来,目前基础研究的创新和产业创新没有很好结合起来。研究院校比较注重基础研究,而要把研究成果更快地转化为应用成果,才是至关重要。

  然而不少企业人士指出,在新辅料的开发方面,与欧美等国家的审批流程相比,我国对药用辅料实行注册管理,审批周期比较长,尤其是新辅料的注册申报,高昂的时间成本阻碍了新辅料和进口辅料的引进和应用,“新的也容易变成了旧的”。

  面对国内外研发技术的高速发展和高端制剂的不断涌现,如何才能加快新制剂、以及新制剂所需的辅料的审评审批,使其尽快上市?

  四川科伦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革新建议,一定时期内,对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药用辅料应按照风险分类管理,对新型的药包材和药用辅料,安全风险较高的药包材和药用辅料,如注射剂产品继续实行许可管理,其他药包材和辅料实行备案管理。此外,还要相对提高技术审评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充分发挥现有的药辅及药包材审评专业机构和专家资源的作用,并从政策层面进一步鼓励创新。

来源:医药经济报

【编辑:amanda】 国际药物制剂网       本文链接: http://www.phexcom.cn/hydt.aspx

在线
咨询

在线咨询服务时间:8:30-17:00

QQ在线咨询:

服务
热线

021-55807300
5*9小时服务热线

关注
微信

PHEXCOM公众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