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业巨头和硅谷的信息技术公司对彼此觊觎已久,双方都希望能找到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医药产业的突破口。美国西海岸的谷歌和诺华首次合作,开了大数据交易的先河。
诺华日前与谷歌达成一项开发智能隐形眼镜的协议,这种眼镜将跟踪糖尿病人的血糖水平,而且还能提高老花眼患者眼球的聚焦能力。
这种隐形眼镜监测血糖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分析泪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来检测出患者的血糖水平,然后再把监测到的数据传递到移动设备上,这样患者就不必隔几天到医院抽血化验血糖,这种方法能够显著减少患者的不便和痛苦。同时,患者将获得连续不间断的血糖监测数据,实时传递的数据将有助于判断患者的低血糖和高血糖所带来的不良风险。
慈善机构Diabetes UK的卫生情报主任西蒙~奥尼尔(Simon O’Neill)表示,这些技术有望让患者更加容易接受治疗,或者让患者拥有更多的治疗选择。不过,他补充说:“由于对这种技术了解不多,我们不知道它有多大的可能性发展成为可日常使用的东西,或者这种情况发生可能需要花费多长的时间。”
不仅仅是监测设备
市场调研机构GlobalData公司指出,一旦取得成功,诺华将在全球血糖跟踪产品市场上参与竞争,预计这个市场到2017年将超过120亿美元。
糖尿病是一种难以自我管控的慢性疾病,同时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并发症。所以任何能帮助糖尿病患者管理疾病、提高生存质量的方法都是会受到欢迎的。
诺华CEO江慕忠(Joe Jimenez)表示,他希望产品能够在大约5年的时间里上市。
另外,慢性病的意外风险以及高龄人士突发疾病的风险,都增加了对健康实时监测设备的需求,如果延伸到疾病的治疗成本上来,一个设备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疾病基础数据,可以让医生尽早发现患者存在的健康问题,这样就可以减少疾病的花费和长期住院对医疗资源造成的占用。
然而,生命监测只是可穿戴设备发挥功能的一个方面,可穿戴设备还可以作为治疗仪器在疾病治疗上发挥重要作用。例如,诺华打算利用谷歌的技术生产出可以自动对焦的隐形眼镜,帮助全球超过17亿的老花眼患者看到一个清晰的世界。
江慕忠还表示,虽然目前这项技术的授权只面向眼科领域,但诺华会不断思考如何将这种技术应用于其他领域,比如,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远程监控。
还有一个大数据医疗可以开拓的领域是所谓的“电子干扰仪”。这些身体植入物通过电子脉冲来影响身体的某些功能,目前他们已经被用来帮助试听障碍者恢复视力和听力。事实上,潜在的应用领域比这要宽泛许多。
诸多未定论的疑问
不过,要让这些新技术被市场真正认可,还是要面临许多挑战的。目前的常规治疗手段很可能需要根据这些植入体内的电子产品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调整,那么这些装置至少要是安全和可信赖的,不能轻易罢工或发生错误。值得信赖是使用这些可穿戴设备的前提。
另外,关于可穿戴设备在社会学和伦理学上的讨论也不绝于耳,比如,是否要相信这个随时随刻都在人体内扫描的仪器,也许对于老年患者和体弱者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但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否有必要。
另一种担心是这些体内植入设备是否会影响人的正常行为。因为人体自有的反射弧远比机器要复杂得多,人体有自身固有的应答回路,因此,需要考虑到对人体无害的产品设计会不会在植入后干扰人体的正常行为,使人做出反社会甚至致命的行为。
这些问题随着未来可穿戴产品的增加,讨论的激烈程度肯定是只增不减,如何监管又是需要思考的另一个问题。甚至有人提出疑问:可穿戴设备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概念会不会是制药巨头和大数据公司合作出来的阴谋?
来源:医药经济报
【编辑:amanda】 国际药物制剂网 本文链接: http://www.phexcom.cn/hydt.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