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 English [切换] 药用原辅包质量审计、注册及供应;GMP 质量体系咨询;药物制剂研发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

中国药企面临的三大情况分析

发布者:国际药物制剂网 发表时间:2014/3/7     点击: 334

中国是制药大国,药企数量和原料药生产规模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但遗憾的是,中国在世界医药领域始终没有大作为。这是因为中国药企正面临“一小二多三低”的现状。     

中国药企正面临“一小二多三低”的现状    

一小:企业规模小。白慧良告诉记者,不包括生产中药饮片的企业,我国仅在制药制剂方面的企业就有4500多家,但九成为小型企业。2013年中国企业500强中,药企仅15家;2010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药企仅有10家,超50亿元的仅有17家。      

二多:仿制药生产多,产品重复多。首先,于明德指出,目前我国90%以上的国产药为仿制药。牛正乾解释说,仿制药是指与原研药在剂量、质量、安全性和效力以及适应人群上相同或相近的一种仿制品。其次,我国多数药企名牌产品少,重复生产、盲目扩大现象突出,如克拉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泛滥,药企常陷入供大于求的窘境。      

三低:创新能力低,药品质量低,市场竞争力低。白慧良指出,我国药企开发的大多数药品技术含量低,集中在仿制药、治疗基础疾病的药物上,像抗肿瘤药等高端药基本没有份额,只能依赖进口,导致竞争力低。由于生产仿制药的企业多,众多企业纷纷展开价格战,甚至以牺牲质量来降低成本,导致质量下降。白慧良说,很多仿制药甚至达不到原研药疗效的60%。      

有专家称:2010~2015年是新药专利到期的密集期。预计2015年左右,国内仿制药规模可能接近5000亿元,这对国内药企是个好消息。      

要提高中国药企的国际竞争力,根本还是要提升研发能力。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计划提出:我国到2015年开发出30种原创新药;到2020年让新药研发能力达世界一流水平。近年,我国在创新药方面有所突破,不少企业已尝到甜头,国家相关部门要继续鼓励支持,对于先进的新药,国家应提高审批速度,在土地、税收、平台搭建方面给予优待。

信息来源:http://www.zyzhan.com/news/detail/38237.html

【编辑:amanda】 国际药物制剂网       本文链接: http://www.phexcom.cn/hydt.aspx

在线
咨询

在线咨询服务时间:8:30-17:00

QQ在线咨询:

服务
热线

021-55807300
5*9小时服务热线

关注
微信

PHEXCOM公众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