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 English [切换] 药用原辅包质量审计、注册及供应;GMP 质量体系咨询;药物制剂研发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

越来越多的外资仿制药巨头陷入窘境

发布者:国际药物制剂网 发表时间:2014/3/4     点击: 316

近几年是药品专利到期的高峰期,公开资料显示,从2012年至2016年的5年内,全球将有多达631个、总计2250亿美元的专利药到期,其中也包括辉瑞的明星产品西地那非(也就是“伟哥”)等。      

据全球权威医药健康咨询公司IMS预测,2015年仿制药将占全球药物市场一半的份额。但是,全球最大制药商辉瑞公司正准备从这个市场退出。      

辉瑞在今年年初正式将公司一分为三,其中“价值业务”即是仿制药部门,此前已有风声传出,该部门面临被出售的命运,已经有三家大型全球制药公司在不同场合表达了收购意向。      

对于辉瑞,仿制药已经成为“鸡肋”业务。2013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该季度辉瑞净盈利下降59%,主要是受到仿制药竞争激烈的影响。在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越来越多的外资仿制药巨头陷入窘境。      

中国制药公司一直以仿制药为主要产品,中国国内处方药中,仿制药比例长期处于90%左右的水平,随着今年专利到期高峰降临,中国本土的仿制药企业,如常山药业、恒瑞医药、莱美药业等公司早已做好准备,它们的重磅仿制药将在2014年获批上市,抢占市场。      

以辉瑞拥有的西地那非为例,该药适应症专利于2014年年中到期,常山药业已经宣布,其西地那非仿制药将于稍后的八九月上市,并成为该公司未来三五年内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这些药企将进入快速上涨期,外资药企的仿制药业务则将面临更大挑战。      

内外夹攻之下,外资仿制药代表企业、全球第三大仿制药企阿特维斯(Actavis)决意撤离中国。阿特维斯宣称,中国的市场环境对于公司开展业务非常困难,将逐步出售其在中国的业务;诺华旗下的仿制药巨头山德士(Sandoz),近两年的中国业绩保持了增速,看上去很美,但距其百亿销售额的目标仍相去甚远。      

辉瑞有能力远离这个红海,这家公司一直以专利药为核心,而专利药要求企业投入高额的推广成本,来攫取巨量的利润,这使得公司整体的运营成本持续高企。尽管去年“价值业务”部门给辉瑞带来近百亿的收入,但处境已经越来越艰难。无奈之下,辉瑞对内部业务进行拆分,将成熟产品与新研发产品分开,为仿制药寻求出路。      

辉瑞仿制药业务有众多觊觎者,而且该部门仍能盈利,辉瑞还有时间慢慢寻找买家。在辉瑞仿制药业务的买家中,还没有中国人的身影。

信息来源:http://www.zyzhan.com/news/detail/38145.html

【编辑:amanda】 国际药物制剂网       本文链接: http://www.phexcom.cn/hydt.aspx

在线
咨询

在线咨询服务时间:8:30-17:00

QQ在线咨询:

服务
热线

021-55807300
5*9小时服务热线

关注
微信

PHEXCOM公众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