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药企业经过多年努力取得一定成绩,在某些细分领域也具备一定竞争优势,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国医药企业国际化进程仍是步履艰难,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和不足。
中国药企近十年来取得大幅度发展,在国际化进程,特别是主流发达国家制剂市场开拓方面我们尚处于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产品海外业务对药企总体业务规模贡献有限。企业规模小,国际竞争力较弱,研发服务严重不足,中药缺乏统一标准,中药产品很难突破华人圈。西药仿制药产品尚未形成规模。 随着国内原材料和劳动力上涨带来的成本提高,我国医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成本优势正在逐步丧失。知识产权保护成为中国制药企业国际化重要制约因素,整个中国医药产业在国际化竞争格局中呈现出碎片化、初级化、核心竞争力不足等明显的特征。
制剂国际化方面,核心关键还是在于标准突破和商业化运作能力,标准化突破方面,我国药企表现是可圈可点的。目前国内有超过20家药企和制剂产品,通过了美国FDA和欧盟的认证,不过产品能够从数量,还是从结构方面都存在单一化问题,需要在未来逐步解决。
除此以外人才、文化和理念冲突,也是企业从产品职称之外,海外商业化运作主要障碍,一些国内药企已经开始突破雇佣当地员工的方式。当地员工其实还是以华人,特别是海外留学生为主,对主流市场把控比较有限,二是运营业务和管控中心仍设置在中国。企业内部存在内部交易和沟通成本,间接影响了企业海外运作的效率的成功性。
我国医药企业要充分利用全球医药产业链转移良好契机,通过承接生产、研发外包等形式参与到全球生产创新研发服务当中。广泛和深入参与国际分工协作获得技术,国际化管理和运作经验的积累,融入全球医药行业加快我国医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信息来源:http://www.zyzhan.com/news/detail/36548.html
【编辑:amanda】 国际药物制剂网 本文链接: http://www.phexcom.cn/hydt.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