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 English [切换] 药用原辅包质量审计、注册及供应;GMP 质量体系咨询;药物制剂研发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

国内药辅产业整体水平与跨国企业差距较大

发布者:国际药物制剂网 发表时间:2013/11/12     点击: 369

    导读:目前,中国药用辅料的发展速度还跟不上中国制药工业的发展速度,相对于制药行业的高速发展略显滞后。由于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法规、进入门槛较低、生产管理不稳定以及行业组织起步晚,国内药用辅料产业缺乏在技术和市场方面的深入交流,整体水平与跨国企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国内药用辅料在品种、质量、标准等方面均落后于国际水平。      

    我国药用辅料行业高度分散,药用辅料品种繁杂,不像药品那样容易管理,相关市场数据的统计很难精确化,一些大宗的药用辅料如淀粉、蔗糖、纤维素等都属于这种情况,现在国内几乎没有生产淀粉、蔗糖的企业专为药用而申请药品生产批文。      

    据了解,我国许多药用辅料只占生产商产量很少的比例,如果药用辅料要求过高,可能一些厂家就会放弃生产药用辅料转而投向其他行业。目前我国药用辅料约有1000多只品种,整个药用辅料市场规模约为150亿元,占整个医药市场的10%~15%。      

    通过对国内市场销售最好的10大药用辅料的调查,分析得出以下基本概况:口服固体制剂辅料是主流,发展速度最快;国产“老三样”辅料的地位在下降,被新辅料逐步替代;进口辅料销售的平均增长率高于国产辅料;同类品种的辅料,大多进口品的销售额要高于国产品;缓控释、速释辅料销售增长速度加快;直接压片辅料的需求在增长;薄膜包衣辅料增长速度在放缓。      

    值得关注的是,7月1日起正式执行的2010版<中国药典>对一些药品技术规定趋于具体、严格,对药用辅料也进行了增补。增补后的辅料标准达200多种,其中修订原2005年版71种,新增130多种。      

    随着跨国药用辅料公司相继于上世纪末进入中国市场。他们的进入不仅给中国制剂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催化剂,而且推动了中国药用辅料行业的发展。      

    近年来,欧美日跨国制药巨头纷纷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在中国的工厂逐渐成为亚太区域的生产基地。随着专利药的到期,仿制药的生产转移到了制造成本更低的中国,而考虑到产品的稳定性和顺应性,这些跨国生产商在辅料使用上目前主要依赖进口品,因为进口辅料在欧美都被认可。      

    目前,进口辅料在国内市场的年需求量呈稳定增长态势,尤其是直接压片和缓控释制剂领域的辅料,增长尤为快速。由于国产品与进口品在标准方面存在差异,国内的外资药厂往往不使用国产的辅料,因此造成同一品种的辅料,进口品的销售额要远远高于国产品的局面。

【编辑:amanda】 国际药物制剂网       本文链接: http://www.phexcom.cn/hydt.aspx

在线
咨询

在线咨询服务时间:8:30-17:00

QQ在线咨询:

服务
热线

021-55807300
5*9小时服务热线

关注
微信

PHEXCOM公众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