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 English [切换] 药用原辅包质量审计、注册及供应;GMP 质量体系咨询;药物制剂研发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

印度制药启示录

发布者:国际药物制剂网 发表时间:2012/1/18     点击: 308

印度制药启示录

  原料药攻城掠地,非专利药咄咄逼人,品牌药物初露锋芒,南新、阮氏等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并购此起彼伏,印度制药业在全球的惊艳表现说明了其“制药帝国”的梦想并非空中楼阁。

  印度抓住了入世的契机,不断修改使得原有法律与WTO接轨,并成为它推进进出口贸易的先行措施,目前其已掌握了一套日趋成熟的全球贸易战略。尽管目前印度生产的仿制药仅占全球仿制药市场的4%,但有业内人士预测,今后几年这个比重将攀升至25%。

  曾几何时,中国制药与印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我国在加入WTO后亦不断修改原有专利法使之与国际接轨。但我国至今仍处于传统的进出口模式阶段,医药出口仍以原料药为主,处在全球医药价值链的低端。中国药企在国际化运营、自主创新及企业管理水平等方面,与印度领先的制药企业相距甚远。

  印度制药业的崛起,使国内许多药企看到了希望,也给处于WTO游戏规则下的我国制药企业走出国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崭新思路。  

  借机调整产业结构  

  对印度制药工业发展轨迹进行梳理后发现,其基本遵循了“大宗原料药中间体-特色原料药-专利仿制药(不规范市场)-通用名药物(规范市场)-创新药物”这样一条成长线路。

  1970年,印度颁布的《专利法》对食品、药品等只授予工艺专利,不授予产品专利。宽松的专利制度为印度仿制药提供了快速成长的沃土。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印度制药行业开始扭转贸易逆差形势,药品出口额大幅攀升。一只药物通过美国FDA审批后仅3个月就能在印度看到其仿制品。快速仿制出口为印度的仿制药业迅速崛起积累了原始资金,并赢得了绝佳的机遇。

  但通往成功的道路并不总是一帆风顺。随着1995年印度加入WTO,印度先后3次对《专利法》进行修改,明确了药品本身的“产品专利”,突出了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游戏规则变得愈加严格,专利制度以及美国对一些关键合成技术专利采取的约束措施成为印度药企需要攻克的难关。再加上仿制药市场的竞争不断加剧,印度药企一度在国际市场上遭遇“滑铁卢”。

  但在双重压力下,印度药企反而以此为契机,利用世界药品市场中的格局变化,逐步调整产业结构,成功实现了由仿制向创新的转型。尤其是自2005年1月印度实行新《专利法》以来,越来越多的印度企业摆脱一味仿制的做法,加大产品的研发投入,开始走上新药研发和品牌建设的道路,实现了在产品价值链上的攀升。而“这种产品结构的调整直接反映在印度制药行业整体盈利能力的不断变化上:即由最初跨国制药企业在印度实现暴利和对本地企业的压制阶段,到本土企业逐步壮大并展开竞争而获取微利的阶段,再到凭借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国际化模式调整,印度制药企业在全球范围普遍提升盈利水平的阶段。” 中国医保商会综合部主任许铭指出。

  多年来,我国制药业同样以仿制为主。与印度不同的是,到目前为止,中国的仿制药更多地表现为低水平改剂型产品,很少有创新。印度制药企业对研发的投入已增至9%,比如南新,每年的研发投入达到其销售额的9%~15%,而我国的研发投入仍处在2%~5%的水平。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仿制药的利润空间和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我国制药企业应该用两条腿走路,仿创结合,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为我所用,尽快完成从单纯仿制到“仿中有创,自主创新”的角色转变。  

  深谙海外并购之道  

  与中国药企的“窝里斗”不同,印度药企更热衷于征战国际市场,从国际市场上获利要比国内市场高得多。印度制药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也远远高于我国药企。在开拓国际市场和资本动作方面,印度药企已形成成熟的模式。

  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制药企业来说,将制剂产品打入欧美发达国家是一个难题。印度药企采取了与目标市场的本土药企合作的模式。“由于海外市场需要稳定的终端网络予以支撑,仅仅通过国际认证并不能完全解决产品的出口渠道问题,故与目标出口市场建立紧密的渠道合作十分重要。”许铭表示。

  综观印度药企的国际化路径,不难发现,其对于不同的规范市场而采取了不同的进入战略。一是与目标市场的经销商组织以及非专利药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利用合作伙伴的销售渠道经销自己的产品;二是与跨国公司进行新药研发合作,并在海外建立研发机构,充分利用跨国公司的资源。当然,大多数印度药企最钟爱的方式还是国际并购。2006年,Wockhard公司并购了爱尔兰的Pinewood健康产品公司,成为爱尔兰仿制药市场的重要角色,并收购了法国Negma Laboratories公司。

  为进军发达国家,印度一些有实力的药企主动收购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利用其成熟的品牌、对当地法规政策的熟悉程度、某些产品的特许经销权和本国销售渠道,整合并延长自己的产业链。通过国际并购,印度药企还能获得新产品、cGMP水平的生产条件等,使自身的生产实力得到增强。南新公司总结自身的海外并购成功之道为:将自己的业务融入到对方的业务中去。

  中国的药品也可销售到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主要是附加值较低的原料药;仿制药制剂能够打进国市市场上的少之又少。在国际资本市场的运作上,中国也落后于印度,而且中国制药企业打入世界市场,往往采用传统的出口贸易方式。随着越来越多的药企参与到国际竞争中,中国制药业需要确立适合企业的国际化战略,通过与最先进制药企业的合作与竞争,带动整个企业理念的发展、设备的更新以及产品结构的调整。  

  中国应勇于亮剑  

  显然,印度的制药工业已有了较为完善的发展基础,在国际医药市场上也占据着越来越多的份额。同时,由于印度在人才素质、科研能力以及劳动力成本方面的优势,已成为我国制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强劲对手。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中国制药企业而言,印度既是对手,又是老师。印度制药企业的成功是一笔宝贵的经验财富,值得中国药企深入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超越。

  “除了加强自主研发实力,努力提升产品质量外,中国药品走向世界是没有捷径的。”东阳光研究院副院长陈燕桂表示,“中国制药企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胜出,应该勇于亮剑,敢于向跨国制药强企叫板,敢于迎接挑战。”

诚然,中国制药业发展始终离不开与国际制药强国的竞争,同时还要和印度这样的后起之秀角力。我们应了解自身特点,有准确的发展定位。只有勇于接受挑战,才能在国际药业版图上圈出属于自己的地盘。

来源:医药经济报

【编辑:amanda】 国际药物制剂网       本文链接: http://www.phexcom.cn/hydt.aspx

在线
咨询

在线咨询服务时间:8:30-17:00

服务
热线

021-55807300
8:30-17:00

关注
微信

PHEXCOM公众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