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规划绝非在短期内大幅提升我国生物医药企业发展水平的一剂强心针,相反,通过对行业数据的调研摸底,基于生物医药部分子行业特别是传统生物医药产能的相对过剩,国家极有可能在这些领域作出调整与转变,阵痛不可避免。
即将出台的国家生物医药产业振兴规划犹如巨石入水,搅动了医药圈的平静,生物医药企业将获得国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更大支持的说法,亦是言之凿凿。据参与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的专家透露,国家将拿出100多亿元来支持重大新药创制,平均每只新药获得500万~1000万元的项目资金,生物制药作为重大新药创制的急先锋和主力军,自然分得“一杯羹”。
没人怀疑国家生物医药产业振兴规划对整个医药行业的巨大影响以及对医药生物产业的直接利好。在国家层面,规划将进一步明确生物医药产业的战略地位,明确其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引领作用,预料在战略导向、产业政策、产品布局、资源配置与支持等方面都将作出重大部署。从企业角度,规划对下一步研发重点、结构调整、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等规定与力度如何,亦被寄予厚望。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该振兴规划绝非在短期内大幅提升我国生物医药企业发展水平的一剂强心针,相反,通过对行业数据的调研摸底,基于生物医药部分子行业特别是传统生物医药产能的相对过剩,国家极有可能在这些领域作出调整与转变,阵痛不可避免。同时,实现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真正振兴,绝非下发一个规划就能一蹴而就的,这个行业的所有企业尚需付出艰苦卓绝的共同努力,做更多过细的工作。
值得深思的是,尽管国家规划尚未出台,但各省市已是紧锣密鼓,俨然有你争我抢、大干快上的苗头。江苏、上海、北京、四川等地都已经将生物医药纳入正在实施的新兴产业振兴计划之中,无数宏伟蓝图被描绘出来:江苏希望2012年生物医药销售超5000亿元,上海提出到时行业总量翻番,山东宣布2020年增加值突破3500亿元,北京的目标是3年内由400亿元增长到1000亿元……仅这几个省合计就超过了2009年整个医药行业的规模!
一些地方存在的贪全求大的倾向令笔者忧虑。做大求大并没有错,但就目前我国医药企业的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等而言,全面开花是不现实的。企业应结合自身优势,瞄准产业的制高点,提前谋篇布局,占据先发优势。在技术层面,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并不大,部分领域甚至领先。发展巩固好这些局部优势,以点带面是正确的做法。国内企业应深刻汲取以往“规划一出,一哄而上,群败俱伤”的教训,站在全球产业发展态势、国家产业布局的战略高度,各有侧重目标,注重协同效应,共同做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大文章。
在热盼国家规划出台之际,企业还应把重心更多地投到规划本身上来,多一些对产业全局的谋划,少一些对扶持资金的觊觎;多一些自主创新的努力,少一些仿制与“山寨”;多一些对规划的研究与落实,少一些投机取巧或表面文章。“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落实生物医药产业振兴规划,统筹这一攸关国人未来健康的行业的长远发展,更当如此。
来源:医药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