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份,在科技部批准的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名单中,绿叶制药集团的“长效缓控释和靶向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位列其中,这是第一个长效及靶向制剂的国家重点实验室。4月份,绿叶制药又被认定为“国家综合性新药研发技术大平台(山东)产业化示范企业”。
就在半个多月前,在由科技部、商务部等多部委共同主办的第13届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绿叶制药集团获“中国自主创新卓越品牌奖”,成为获此荣誉的惟一一家制药企业。
一家成立刚满16年的公司,不仅迅速跨进制药工业百强榜单,还成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靠的就是自主创新,我们一直在固执地啃研发硬骨头”,这是绿叶制药董事长刘殿波——一个研发出身,至今仍带着研发情结的掌舵人给出的答案。
创新这个元素,最直接地体现在绿叶制药集团的产品线上,例如从食品红曲中开发出中药血脂康、占领紫杉醇制剂市场份额第一的紫杉醇脂质体以及正在研发的长效缓释微球制剂。显然,这些产品内在的技术含量绝非当初那个浮躁年代的“新”所能比拟。
如果一家企业能够做出一点真正的新东西,那么它一定具备了自主创新所必需的某些要素。为此,本报独家采访了绿叶制药集团旗下的3位高管,希望能发掘出绿叶身上所具有的核心要素。
[对话]
记者:请介绍一下,目前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段震文:北大维信的血脂康是从药食同源的红曲发酵开发出来的现代中药,药代动力学证实,血脂康的降脂效果优于20mg的洛伐他汀。血脂康的生命力至今仍然很旺盛,根本原因是现代中药多组分的协同降脂作用。血脂康的循证医学研究前后历经8年、入选4870例病例、66家医疗中心参加,国家九五攻关项目“血脂康调整血脂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的研究”是迄今为止中国心血管领域规模最大的循证医学干预性课题。包括美国《循环》杂志这样的权威杂志也曾收录过有关血脂康的研究论文。北大维信还完成了血脂康在FDA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程光:康海思科主要建立了脂质体药物研发平台,开发上市了第一个紫杉醇脂质体,目前在国内紫杉醇制剂市场中销售额排名第一。我们还是江苏省脂质体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关键是有完整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设计和试验的专业技术队伍,还有比较完备的工程化综合配套条件。
李又欣:绿叶是国内进入最早的长效缓释微球制剂领域企业。国际上是上世纪70年代后期研究出了长效缓释微球,中国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有高校涉足研究,绿叶是2000年开始研发的。目前国际上共上市了近10个品种,销售最好的品种销售额达15亿~16亿美元。目前国内还没有此类制剂上市。
在国内,制备长效缓释微球主要面临两个问题:生物高分子材料缺乏以及中试的技术设备达不到要求。绿叶有8个微球项目在研,是目前世界上微球制剂研发管线中备选药物数量最多的企业。其中一部分辅料由绿叶自己开发,另一部分则采购成熟的市场产品。
关于中试的技术设备以及制备工艺,全部由绿叶自行研发。目前,绿叶已经建立了50升符合GMP标准中试水平的长效缓释微球生产设备,而符合CGMP标准的标准200升生产车间正在建设之中。
记者:自主创新是一件非常困难且风险非常高的事情,但绿叶还是选择了这条道路,为什么这么“固执” 地要做创新?为什么要从这个项目入手?
程光:思科比较独特的地方是专注聚焦,企业资源有限,不可能什么都做,所以聚焦于脂质体,也奠定了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我们一直没有去做仿制药。
通过调研分析认为,中国企业规模小,难以从新化合物合成、筛选开始做新药,只能另辟蹊径,针对临床有效但还存在问题的地方着手,所以决定做剂型创新,做有一定技术含量、有较高技术壁垒的脂质体。脂质体载抗癌药物能够更充分地发挥抗癌药物的作用。
段震文:北大维信始终坚持学术先导,十几年来始终把学术研究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只有企业最了解市场、最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只有创新,企业才具有更持久的竞争力。
北大维信也曾经尝试过做仿制药,但发现这不是北大维信的生存之道。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必须寻找差异化才能生存和发展。做普药,要有规模,要具有成本优势和优秀的营销策略。但在北京,土地、人力、环境、监管成本都很高,不具有成本优势,必须走创新的道路。
李又欣:市场有需求,企业就要去满足需求,就要去创新。企业想要做大做强必须要创新,因为仿制药的技术含量低、门槛低,不创新就难以满足企业持续发展的需求。
研发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人类健康服务,而有了产品才能为人类健康服务。产品是企业做出来的,无论什么科技,最终都要落实到产品上。既然产品是创新的最终结果,那么企业自然担当起创新的重任。国际上的研发也是从一开始就以企业为主体的。
记者:当前,企业需要自主创新已经成为共识,但并不是每个企业都具备创新能力,您认为哪些内在因素影响着一个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李又欣:我认为关键因素是领导人的作用,还有企业的认识水平,这主要表现在对企业自身技术优势和市场需求的认知上。
其次是人才队伍建设,绿叶花了10年建设了一支完整的从早期研发到后期开发的人才体系,这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还有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投入与耐心,即不断的投入和长时间的等待。绿叶每年拿出8%~10%的销售收入用于研发投入,这个水平是国内很多企业难以达到的。
现在,绿叶还积极改善研发条件,激发员工的创造性,提高他们的待遇,给予研究人员好的平台和条件。
程光:关键是企业是否有创新的文化,我们的文化是:追求卓越,用专业技术造福人类健康。我们所说的创新并不是喊口号,人的因素很重要,公司的领导真正重视创新,所以能够在资源配置上予以倾斜,持续不断地投入。
总的来说,关键因素就是企业的创新氛围、文化可以聚集人才,并保持队伍稳定。
段震文: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因素除了人才、机制之外,股东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股东具有行业背景、了解行业情况、具有行业资源、充分信任经营团队,对于企业的发展是十分有帮助的。
记者:外部环境也是影响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从企业的角度来说,目前是否具备良好的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外部环境?
段震文:我国的创新环境有很大改善。宏观决策部门对企业的创新非常支持,只要企业真正有好课题,都可以从科技部、发改委等部门争取到资金支持。药品监管部门肩负着人民用药安全“守护神”的角色,责任重大,同时,他们又是医药科技成果的“接生婆”,要从源头上严格把好药品的准入关。而这个过程中又要鼓励创新,这就需要探索建立一种鼓励创新的科学监管模式。
创新是对现有已知世界的突破,也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因此,创新都是有风险的,还应该倡导一种对创新理解和宽容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宽容创新中的不完善和失败。有时,这种不完善需要时间来检验,需要在实际运用中才能发现,特别是药品这种运用于人体的产品。如果社会对于药品的安全风险及监管部门注册审批的监管风险是零容忍,实际上并不利于创新。
此外,能否建立一种基于法规上的与申请人有效的沟通和对话机制,以此促进企业的创新。
李又欣:从国家层面来讲,已经不再满足于做仿制药大国,所以大力提倡创新,企业也能得到不少政府项目的资助。但目前市场上的短期行为太多,而创新需要长期的战略。短期行为能够获得与投入不相称的利益的时候,企业行为就会倾向于短期,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就会被压抑。此外,还需要从监管、舆论等各个方面创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
程光:国家大力提倡企业自主创新,也有许多支持措施,但是还不能说有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例如,不同部门对创新的认知度还存在差异,在审批环节上,监管部门为了保障人民用药安全,加大了监管力度,但在加强监管和支持创新上需要找到良好的平衡点。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大多数体量比较小,需要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审评制度,借鉴但不能照搬发达国家。
记者:最后,请问下一步企业在自主创新上还有什么研究计划?能取得目前的成就,企业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下一步打算怎么做?
李又欣:下一步会尝试利用长效缓释微球技术来“装载”化药、小分子多肽。多肽药物一般注射给药,生物半衰期短,且不具备靶向作用,下一步希望能够做出生物药物的长效给药平台。企业的产品线要能为将来5~10年做准备。目前,绿叶研发管线的8个产品,既有仿创结合的,也有国际首创的。
市场环境是影响企业下一步研发的主要影响因素,例如对确实有技术含量的药物能否给予特殊的审批通道,临床试验时间缩短以及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给予市场区别定价等。
程光:下一步,我们希望在未来10年上市几个脂质体新品种,并将一些项目进一步向前推进。根据这个计划,要布局产品,利用好资源,重点攻关有潜力的药物。同时,引进高素质人才,充分发挥其作用,使之融入目前的环境和氛围中。还有就是对研发不断投入,软、硬件不断改善。
段震文:北大维信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于天然药物、现代中药和微生物发酵技术。今后的发展主要围绕心脑血管领域以及糖尿病等慢病领域。目前正在开发一只抗抑郁植物药,也是一个完全创新的新药。此外,还有一只降糖植物药处于开发早期阶段。
微生物发酵技术是北大维信的核心技术优势,我们将利用这一技术优势寻找新的药用资源。
来源:医药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