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 English [切换] 药用原辅包质量审计、注册及供应;GMP 质量体系咨询;药物制剂研发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

外资药企放下身段 阿斯利康看好低端

发布者:国际药物制剂网 发表时间:2010/6/13     点击: 296
 
跨国药企的研发风险极高。即便是阿斯利康这样在伦敦股票交易市场上排名前5的公司,也很难承受一年中4种新药同时研发失败的打击。
两个月前,跨国制药巨头阿斯利康刚刚遭受了一次沉重打击:一种已经研发了10年之久的抗肿瘤药,在研发的最终阶段被证明药效不如竞争企业的同类药物。一夜之间,十年心血付之东流,十多亿美元打了水漂。这种失败并非第一次。2004年,因为当年应该“出成果”的4种新药被证明不成功,阿斯利康公司差点“挂掉”。“2004、2005年的时候,我们天天担心公司会垮掉,直到2008年才算缓过来。”说到那次起死回生,阿斯利康中国区总裁尹旭东至今仍然心有余悸。
根据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的数据,目前跨国药企在中国医药[15.32-0.58%]市场所占份额为27.7%,这部分市场被大约25家大型跨国制药企业占据,而剩下72.3%的市场,则由8000余家本土药企瓜分。从这个数字上看,与本土企业相比,跨国药企之间的竞争似乎并不那么激烈。但由于大部分业务为创新药,跨国药企的研发风险极高。即便是阿斯利康这样在伦敦股票交易市场上排名前5的公司,也很难承受一年中4种新药同时研发失败的打击。跨国医药巨头竞争的战火“硝烟”不在市场上、而在实验室里燃烧。
阿斯利康一向以创新品牌药见长,其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的21种药物中,只有4种是价格较为便宜的基础药物,其余都是走高端路线的创新药。根据医药行业专业调研机构IMSHealth的数据,目前阿斯利康的药品销售额在中国医药市场排名第二??在2009年辉瑞收购惠氏前,阿斯利康一直排在首位。但这样的排名并不能令尹旭东完全满意,因为“在中国13亿人口中,只有1000万是阿斯利康的消费者,我们其实只占了金字塔尖的一点点市场。”
创新药的高昂价格是阿斯利康大幅度扩展消费群的主要障碍。于是,随着中国新医改政策的逐步推进,阿斯利康为自己制订了一个迅速扩大市场份额的“B计划”:基础药物将成为这家跨国制药巨头下一个10年的发展重点之一。
研究机构普遍认为,基本药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外资药企是一种利空。
一直以来,跨国药企在中国的主要客户是一、二级城市的三甲医院,在高端药市场具有绝对优势。但是3年前开始酝酿的新医改政策与这一市场似乎“背道而驰”。在2009年8月出台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包含的307种基本药物中,外资原研药的数目屈指可数,新医改的主要方向是保证基本医疗覆盖。
为了适应这一变化,不少跨国药企采取了降价策略。像默沙东就将其明星药物舒降之降价50%,成为了进入基本药物目录的首个外资原研药。有外资药企管理人员表示,如果能进入“目录”,“即使降价20%-30%也是值得的”。对此,研究机构普遍认为,基本药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外资药企是一种利空。   好在,阿斯利康对此早有准备。3年前,阿斯利康中国公司专门成立了一个“CIA”(commercialinnovationandalliance,商业创新和协作)小组,每年耗费一两千万人民币经费,对市场前景做各种尝试和分析。他们探索的问题包括:农村卫生站和社区医院需要什么样的药?什么价钱的药在那里好卖?各地政府的集中采购会怎么操作?
通过3年的实践探索,阿斯利康发现4种基础药物在乡镇医院和社区医院卖得相当不错,其中最便宜的一种是治疗心动过速、高血压的倍他乐克,价格为5角钱一粒。即使与本土药企生产的同类药物相比,这个价格也很有竞争力。事实上,阿斯利康在中国销售的21种药物中,已有20种进入了基本药物目录。
要在普药“大”舞台上继续发挥,阿斯利康目前最需要做的是扩大生产能力。此前,阿斯利康没有并购过中国本土药企。原因很简单:无论是研发能力还是生产能力,本土药企对于阿斯利康都缺乏吸引力。不过,在大力发展基本药物的B计划驱动下,这样的局面或许很快会被打破。“未来一两年内,我们是有可能收购本土企业的。”尹旭东说道。
 
来源:丁香通

【编辑:amanda】 国际药物制剂网       本文链接: http://www.phexcom.cn/hydt.aspx

在线
咨询

在线咨询服务时间:8:30-17:00

服务
热线

021-55807300
8:30-17:00

关注
微信

PHEXCOM公众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