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辅料朝多功能化方向发展
发布者:国际药物制剂网
发表时间:2009/12/18 点击:
444
次
药用辅料过去在制药中的作用是帮助释放、促进溶解、防止粘结等,但随着现代化药物制剂的发展,药用辅料的应用已不仅仅是制剂成形以及帮助工艺过程顺利进行的需要,还是多功能化发展的需要,药用辅料将向安全性、功能性、适应性、高效性等方向发展,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和以蛋白学为基础的新疗法的兴起,药用辅料的定义也在慢慢发生改变,新的载体或其他新概念产品都将被纳入药用辅料的范畴,原料药与药用辅料之间的界限将变得越来越模糊。”浙江大学药学院博士后欧阳竞峰指出,药用辅料对于制剂性能的改良、生物利用度的提高及药物的缓控释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药用辅料正在被更多地视为一种功能性材料,而不是一种非活性增体剂,越来越多的辅料对主药的功效起一种协同作用。另外,新型的功能性辅料将趋向于在生物体内能够完全分解、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良好、副作用更小。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王东凯教授认为,功能性辅料的研发动力来自技术和市场的双重压力。从技术上说,开发一种新辅料和开发一种新药的过程基本相似,难度非常大,因此将两种及两种以上的辅料进行复合将产生许多新的功能,这成为辅料企业研发的一个发展方向。随着药物制剂工业的快速发展,新型给药平台的开发,如缓控释制剂和粉末直接压片技术的发展,将带来缓控释包衣或骨架材料以及粉末的开发。而随着混合型多功能辅料的开发,现有辅料级别的提升,一些传统辅料将面临市场萎缩的局面。如原料药晶型的优化使得粘合剂的用量在逐步缩小;纳米技术的应用则使得润滑剂用量减少。从市场层面来讲,随着大批“重磅炸弹”药物面临专利失效,再加上一些“重磅炸弹”药物的研发遇挫,许多大型制药公司也正将研发重点转移到缓释控释给药系统开发上。药用辅料已经成为制药公司风险转移的重要方向。另外,受成本上升和收入下降的双重挤压,制药公司也期盼着用低成本的天然辅料来取代高成本的合成产品,比如与使用纤维素或合成性辅料相比,使用淀粉类辅料的成本大大降低,并且可以帮助降低配方成本并在功能上有所增强。
新型药用辅料的应用对于药物制剂性能的改良,生物利用度的提高及药物的缓控释等都有非常显著的作用。欧阳竞峰以预胶化淀粉为例说明功能性辅料的发展方向。近年来,由于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羟丙甲基纤维素等新型药用赋形剂的冲击,已经使用了100多年的传统药物赋形剂——普通淀粉,现已很少用于压片,但由于淀粉的来源广、成本低以及其作为药物辅料的其他优点,人们对于淀粉衍生物的研究工作从未停止。由英国人开发出的预胶化淀粉,具有优异的理化性质,可取代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羟丙甲基纤维素等化学合成的赋形剂用于生产片剂与胶囊等固体制剂。首先,该产品可以增强药物的稳定性。预胶化淀粉可通过优先结合水分而增强药物的稳定性并降低相对湿度与环境平衡的速率。与预胶化淀粉相比,在一些配方中具有优势的超级崩解剂,却存在吸水性较强并且其应用不能超过推荐用量的局限。因此,预胶化淀粉的这种结合水分的潜力在用于湿敏性药物的配方时具有实际的作用。其次,该产品可以影响药物释放特性。预胶化淀粉在水凝胶型缓释片剂的配方中也已有应用。有研究显示,虽然预胶化淀粉不适合单独用于缓释剂型,但其可在片剂表面形成有限的阻碍凝胶层,将其与其他聚合物联合应用,会成为缓释制剂中有效的赋形剂。预胶化淀粉表现出的这种效应不只是由于其作为不溶性或部分可溶性赋形剂造成的空间效应,它还会改变聚合物凝胶的物理渗透性。例如纤维素醚衍生物羟丙甲纤维素通常被用于缓释片剂,其基质中的药物的释放依赖于其他赋形剂的种类和用量。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联合使用时,预胶化淀粉能够改善药物的释放动力学。
来源:中国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