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接连发生重特大自然灾害,同时,国际外部需求减缓。对此,我国各行业排除了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40%,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受国家宏观经济环境总体趋好的影响,医药经济总体运行呈现出工业生产持续增长、商业购销增势平稳,效益水平有所改善的良好发展格局。
从整体分析,医药行业呈现出十大特点:
【特点一】
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持续趋好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协调稳定的发展,国家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坚持加快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坚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坚持把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宏观调控的成效进一步显现,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为医药行业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特点二】
行业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今年以来,各地医药企业紧紧围绕改革与发展两大目标,不断加快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和重组步伐,市场机制调整作用进一步增强,促进了企业生产经营竞争能力不断提高,推动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改善,医药行业对宏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
据统计,1998年至2007年的9年间,医药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年平均递增18%左右;实现利润年平均递增约20%;化学原材料产量突破百万吨;中成药产量翻倍增长;医药产品进出口总额突破百亿美元;国内医药市场销售年均增长速度为15%左右。技术创新带来产品结构优化,随着“仿创结合”战略的落实,有技术特色和品牌的名牌药品越来越多,尤其是中药品牌潜力巨大。
【特点三】
企业并购重组仍是流通领域亮点。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市场竞争环境日趋激烈,来自于行业外部的宏观调控、行业内部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均促使医药行业整合的步伐提速。并购、重组改写了医药市场的版图,逐步完善了医药产业链。其特点为:一是国有股减持趋势明显;二是业外资本进入医药行业突出;三是民营资本进入国企是并购、重组的亮点。一批有实力的企业相继加快了购并重组步伐成为区域性的龙头企业,促进了医药流通体制的结构调整和经营方式的现代化进程;加速了医药流通领域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高了市场占有率、控制力和经济效益。民营企业在医药流通体制改革中异军突起,迅速发展壮大,已成为流通领域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特点四】
市场和效益集中度上升
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2007年全国医药商业企业基本情况调查资料显示,进入百强企业的销售规模底线由2006年的5.80亿元提升到6.31亿元。其中前三甲企业的销售规模占全国医药市场比重的19.23%,比上年提高了0.28个百分点。从百强企业销售规模看,超过百亿元的有6家,过50亿元的有9家,过30亿元的有17家,过20亿元的有32家,销售超过10亿元的有69家,均比上年大幅增加。另据统计,2007年医药工业销售收入和利润排名前10位的省市占整个行业比例的70%左右。
医药商业百强企业(年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主营业务收入为2050亿元,占全行业的70.86%,其中排名前10位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为732亿元,占行业的25.30%,占百强企业的35.71%。百强企业利润总额为42.86亿元,其中前10位利润合计为14.23亿元,占行业利润的40.56%,占百强企业的33.20%。数据显示,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进一步加大,行业规模效益优势更为凸显。
【特点五】
零售终端争夺愈演愈烈
据统计,2007年医药零售市场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销售规模达720亿元,其增幅稳定在18%~19%左右。另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连锁药店分会统计,2007年,全国药品零售连锁销售百强企业的销售总额为449亿元,较上年增长14%,从规模来看,前20强企业销售合计为267亿元,较上年增长17%,占销售百强企业的59.47%。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连锁企业有13家,比上年增加2家,增幅达38%;销售额5亿元以上的有21家,较上年增加1家,增长5%。
近年来,中国医药零售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07年零售连锁百强企业的步入门槛已提升至7180万元,20强则升至5.8亿元,10强则已突破10亿元关口。2007年前,20强实现利润9.22亿元,较上年增长47%,10强企业实现利润占百强企业的60%。今年以来,零售市场虽然保持了增长态势,但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进一步加剧。
据悉,平价药房的冲击,抗生素限售令的实施以及药品分类管理的提速,加剧了零售市场的竞争。此外,企业发展面临区域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壁垒、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加之治理商业贿赂终端费用减少,药品降价等因素加剧了企业经营难度。而唯有注重品牌、管理、深度服务的理性市场竞争和差异化经营,才是医药零售业赢得市场空间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特点六】
农村消费市场稳健起步
随着国家“两网”建设试点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开展,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正在推进与快速发展。农村市场的开拓已成为企业进一步启动内需、寻求医药市场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医药经济全面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
据统计,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528元,同比增长了19.80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了10.30%。另据统计,2007年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中,对农村销售额为60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84%。今年继续保持了这一增长态势。
【特点七】
需求呈现多层次格局
随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实施,覆盖我国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日渐完善。一些疗效确切、价格低廉的国产普药及新药仍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OTC药品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用于治疗、预防新的传染病、常见流行病药物、消毒品、保健药品的需求持续增长。同时,现代生物技术药物、天然药物、海洋药物成为挑战常规化学药物的新品种,市场消费呈现多层次的格局。
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典型品种调查数据显示,2007年销售额居前20位的药品依次为混合型胰岛素、奥美拉唑、格列齐特、氨氯地平、氨溴索、阿卡波糖、银杏叶制剂、瑞格列奈、钙尔奇D、美托洛尔、复方丹参、头孢呋辛、多潘立酮、麦考酚酸酯、咪康唑、琥钠甲强龙、拉米夫定、硝苯地平、非洛地平、对乙酰氨基酚。
【特点八】
价格监管进一步强化
近年来,为配合国家三项制度的改革,价格主管部门按照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总原则,对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目录》的药品甲类实行政府定价,乙类实行政府指导价格,同时,为了控制药价,满足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对国产、合资、进口类药品依据性能疗效费用等综合比价因素进行了调整,药品价格水平明显下降。
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组织的全国主要城市化学药品零售物价指数测算结果显示,药品价格已连续几年呈下降态势,各类指数均呈现一定的降幅。2007年,药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98.83,比上年又下降了1.17个百分点。2007年上半年,国家对基本医疗保险目录剩余的千余种药品的价格重新公布,仍以降价为主基调。各省级价格主管部门按照定价要求,并结合各地药品招标采购情况,也大幅度地降低部分省管药品零售价格。据初步测算,平均降价幅度在15%以上,累计降价总额达300多亿元。预计2008年药价指数仍呈稳中有降之势。
【特点九】
现代物流发展加快
“十一五”期间,现代医药物流作为生产性服务业将在医药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现代医药物流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将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与效益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因此,整合各类资源,延伸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建立快捷、高效、安全、方便且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医药物流服务体系,大幅度提高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将是行业和企业应对挑战、谋求发展的战略目标。
【特点十】
参与国际竞争能力提升
随着医药分销服务领域的进一步开放,外资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经营理念、科学的管理方法、现代化的手段、完整的供应体系,把合作的目标聚焦在医药流通企业的前十强。利用其本土文化,多年的资产积累及广阔的营销网络优势,推进了医药流通领域国际化的进程。
今年上半年,全国医药经济运行态势基本良好,为下半年医药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奠定了基础。但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发展中的不平衡和要素的瓶颈制约。一是企业规模问题依旧突出,大多数中小企业规模小、管理水平低且布局分散;二是医药流通体系不健全,企业两极分化之势凸显,改革和战略重组的任务仍很艰巨;三是企业应收帐款居高不下,降费增效尤为关键。
来源:医药经济报
【编辑:amanda】 国际药物制剂网 本文链接: http://www.phexcom.cn/hydt.aspx